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总结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短期美”到“长期美”、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根本性转变。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刚才,*镇、*街道、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更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关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整治成果来看,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截至202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200公里,实现了95%以上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其中镇村、街道社区等30个村(社区)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民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亮化工程方面,共安装太阳能路灯2.5万盏,覆盖了80%的行政村,乡村等偏远村庄也告别了“摸黑走夜路”的历史,夜晚的乡村灯火通明,不仅方便了群众生活,也提升了村庄的安全感。净化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建成村级垃圾中转站150个,配备垃圾桶5万余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较2019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镇村通过开展“垃圾清零”行动,出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300余台次,清理各类垃圾8000余吨,村庄环境从“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成为全县净化工作的典范。绿化美化工作同步推进,全县农村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打造村级小游园、小广场800余个,县村利用闲置地块建设的“和盛园”,种植各类花卉20余种,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年吸引周边乡镇游客2万余人次。
在重点工作推进上,农村改厕、污水治理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8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其中*镇结合当地气候和供水条件,推广水冲式厕所3000余户,*乡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厕所2500余户,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建成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00座,治理覆盖率达到40%,*河沿岸的10个村庄通过污水治理,河道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重现了“水清岸绿”的景象。
---此处隐藏4247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落实。要建立“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负责、乡镇具体落实、村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县农业农村局要牵头抓总,负责制定整治规划、政策措施和考核办法,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县住建局要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工作;县交通运输局要负责农村道路硬化工作;县林业局要负责农村绿化工作;县财政局要保障整治工作资金投入。各乡镇要将整治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到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三)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要逐年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2025年计划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以后每年按照10%的比例递增。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村民自愿出资的多元投入格局。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四)严格督查考核,严肃责任追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开展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督促整改。督查结果要与乡镇和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挂钩。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问题突出的乡镇和部门,要进行约谈问责;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整治工作严重滞后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同志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福祉,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