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我是XX乡党委副书记、乡长XX。今天,能有机会代表X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交流发言,我既感荣幸,更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X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安全生产作为“国之大者”“民之要事”来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乡镇实际的安全生产治理路径。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27家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32处,实现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汇报我们的具体做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织密责任网格,让安全监管“无死角”

安全生产的关键在责任落实。过去,我们也曾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部分企业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村(社区)干部存在“不会管、不敢管”问题,导致监管盲区时有出现。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创新推行“三级五岗”责任体系,把责任细化到“神经末梢”。

所谓“三级”,即“乡级统筹、村级主抓、企业主体”;“五岗”,则是明确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包村干部、村(社区)支书、企业负责人5类关键岗位的具体职责。例如,乡党委书记牵头抓总,每月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党委会;乡长直接联系重点企业,每季度带队开展“安全体检”;分管领导包片联村,每周至少2天深入一线督导;村(社区)干部划片包干,将全乡13个行政村划分为56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1名专职安全员;企业则实行“安全承诺+风险公示”制度,将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员、隐患举报电话等信息在厂区显著位置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此处隐藏3440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建强队伍。组建了由乡干部、民兵、村医、志愿者组成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共80人,分设灭火、救援、后勤3个小组,每月开展1次集中训练,每季度联合县消防大队开展1次实战演练。今年5月,我们组织了“竹木加工厂火灾救援”演练,从发现火情、启动预案、疏散群众到扑灭火源,全程用时28分钟,比去年缩短了12分钟,队伍协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配强装备。争取县应急管理局支持,投入25万元购置了消防水罐车、破拆工具、应急照明等设备,在13个行政村设立了应急物资储备点,储备了帐篷、发电机、急救药品等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今年7月,团结村因暴雨导致道路中断,我们利用储备的发电机及时恢复了村卫生室供电,为救治受伤群众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是练强机制。修订完善《XX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10分钟响应、30分钟到场、1小时处置”的响应流程,建立“乡—村—企”三级联动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处置指令精准。今年3月,某企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工人立即拨打应急电话,乡应急办10分钟内到达现场,同步启动医疗救援,伤者被及时送往县医院,因救治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事后,企业负责人说:“有了这套机制,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同志们,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XX乡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隐患查在日常、把宣传融入生活、把应急抓在手上”。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以“归零心态”抓安全、以“攻坚姿态”保稳定,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贡献XX力量!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