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顶层设计,切实增强机关党建的引领作用。一是引领掌握“金钥匙”。采取理论研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等途径,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党员干部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二是引领跟好“指挥棒”。坚持把模范机关创建作为机关党建工作总抓手,对照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具体安排部署,制定出台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单位评选办法和量化评价体系,鲜明突出业务工作创先争优的权重,引领各单位自觉把党建和业务融合起来。三是引领做到“四同步”。出台并落实《关于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10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引领各单位机关党委找准职责定位,切实做到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强化守正创新,着力培育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有效载体。一是以党建协作机制促融合。深入推进“三个高地”标志性工程党建协作和长株潭等四大区域党建协作机制,加强调度与协调,引领各相关单位主动扛牢服务高质量发展职责,自觉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哪里、机关党建就跟进到哪里、党建力量就凝聚到哪里。二是以支部联基层促融合。印发《市直机关“支部联基层”结对共建实施方案》,通过“基层点单、机关接单、共联共建”,指导1468个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党组织结成对子,推动机关党组织自觉把抓中心工作完成、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检验党支部组织力的试金石。三是以具体切入点促融合。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问题,结合有关部门的职能职责,精准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工委强化示范表率,创新推出“先锋直播间”,由相关职能部门党员干部线上直播宣讲惠民助企政策,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落到实处。
(三)强化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融合本领。一是加强常态指导。健全分级分类分片联系指导办法,持续开展“走找想促”和“三访三问”活动,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帮助研判解决党建和业务融合问题。二是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模范机关创建现场观摩会和片区交流会,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为深入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提供互学互鉴平台。三是促进能力提升。定期举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新任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创新开展党建业务技能大赛,选派党务干部到重要工作一线锻炼,不断把党建工作者培养成抓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行家里手。
---此处隐藏2251字,下载后查看---
(一)长抓思想引领,强化“融”的政治自觉。一是引领增强抓党建的责任感。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引导各级机关党组织书记特别是党组(党委)书记真正树牢“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二是引领掌握促融合的方法论。创新方法手段,深学细悟总书记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其中关于处理好党建与业务关系的重要论述,切实掌握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根本方法和科学指南。三是引领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深入学习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抓好典型引路和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务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情怀,把机关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特别是把党建和业务的结合融合抓具体抓深入。
(二)实抓顶层设计,创新“融”的方法路径。一是深化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分类指导机制,针对不同类别单位,提出不同的结合融合目标要求;特别是结合不同单位的职能职责,找准找实结合点和切入点,有效解决“一锅煮”等问题。工委要当好示范表率,打造一批党建服务中心大局的样板工程,形成带动效应。二是突出精准发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摸清各单位各部门党建和业务结合融合情况,建立问题清单,通过点对点帮扶、面对面指导,帮助解决党建和业务融合不紧、效果不好的问题,不断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三是鼓励基层创新。采取举办党建工作创新大赛、创新能手评选、创新案例征集交流等途径,激励机关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找到行之有效的载体抓手。
(三)严抓制度配套,筑牢“融”的刚性保障。一是着力健全上下贯通的党建工作体制。全面压紧压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抓好本级带下级、大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格局,构建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广大党员上下贯通的党建工作体制,确保抓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二是着力改进党建考核评价机制。优化模范机关创建考评指标体系,突出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权重;改进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三级联述联评”等工作,既体现党建工作的最大政绩地位,又彰显业务工作的根本目标定位,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是着力指导建立“党业同抓”的运行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齐抓共推的运行制度或工作模式,支持推广由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担任机关党委书记的做法,确保党建和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切实解决“各定各调”“各答各题”等问题。
(四)大抓队伍建设,提高“融”的能力本领。一是切实把好“入口关”。严格按照规定职数配备党务干部,注重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从事机关党建工作,尤其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组织基础。二是帮助过好“能力关”。加强和改进专兼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既注重党建工作能力的提升,又注重业务工作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锻炼历练党务干部,不断提高抓统筹、促融合的本领;支持和组织党务干部“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与做法,不断提高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水平。三是持续打通“交流关”。制度化推动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的轮岗交流,使党务工作成为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的工作。
(五)狠抓减压降负,优化“融”的干事环境。一是始终把整治形式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引领各级机关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二是切实在减压降负上取得实效。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有效整治机关工作包括党建工作中浮在表面、华而不实、搞烦琐哲学等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党务干部减压减负,让他们真正有时间和精力打通党建和业务融合“最后一公里”。三是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中国GCD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杜绝“机关党委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随意抽调借用党务干部等问题,让机关党委轻装上阵,更好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