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城市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总书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洞察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负责同志,我们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工作支撑。下面,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高擎思想旗帜,深刻领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总书记总书记深刻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断,贯穿于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最鲜明的价值底色和最基本的实践逻辑。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必须将其置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中去把握,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中去考量,深刻理解其蕴含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战略引领:把握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方位坐标与历史使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准标定了我国城镇化步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工作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的历史方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即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单一管理转向协同治理。正如总书记总书记强调的,“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敏锐洞察这一深刻转型,自觉将城市宣传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既要大力宣传城市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巩固信心、凝聚共识;更要积极阐释转型期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挑战,引导全社会深刻理解坚持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刻把握“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刻理解“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深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城市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坚定前行。当前,城市宣传工作要着力破解的,是如何在复杂舆论场中清晰传递城市发展战略意图,如何有效凝聚社会各界对城市转型发展的认同与支持。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战略定力,把宣传阐释好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理论阐释、政策解读、成就宣传、典型引领等多种方式,讲清楚城市转型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讲清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实践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之策。宣传工作必须在统一思想、引领方向上发挥更大作用。
---此处隐藏7406字,下载后查看---
(一)以文塑城,铸就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标识。一座城市,唯有文化得以传承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与永恒价值。必须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禀赋,提升城市文化标识度。一是精心打造文化地标体系。积极宣传本市在保护、修复、新建重大文化设施,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XX段核心展示园、XX古城历史文化街区、XX新城现代艺术中心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和规划蓝图。加强对已有重要文化设施,如XX博物馆新馆、二十大剧院等功能拓展、内涵深化、影响力提升的宣传报道。策划推出一批城市文化地标的宣传精品,如“图说XX地标”、“地标中的故事”等融媒体产品,使其成为市民和游客感知城市文化气质的核心载体和精神纽带。二是全力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持续加大对已有知名文化节庆,如XX国际戏剧节、XX双年展等的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提升其国际国内影响力、美誉度和公众参与度。策划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广泛参与、可持续性强的区域文化品牌项目宣传。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特色饮食等地域文化元素,精心策划设计宣传方案,讲好品牌背后的历史传承、工匠故事、时代新意,打造具有高度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城市文化IP集群。三是创新展现城市文化形象。围绕重要城市景观轴、滨水空间、历史轴线等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氛围营造,组织专题宣传报道。鼓励支持在城市建设更新项目中融合地域文化符号、艺术元素和科技手段的先进案例宣传与经验推广。加强对城市家具、公共艺术作品设计方案的公共宣传与意见征集,确保其文化内涵与公众审美相契合。策划组织“城市形象语”征集推广、“我心中的XX”主题创作大赛等活动,引导市民共建共享富有文化底蕴和美学品位的城市公共环境。
(二)以文兴业,激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城市动能转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必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使其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深入宣传报道本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和配套措施,如人才引进、财税金融支持、土地空间保障等。大力宣传“放管服”改革优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的最新成效。广泛传播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在创新发展、带动就业、出海拓展等方面的成功案例。报道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服务平台作用发挥情况。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业态。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应用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数字文化(元宇宙文旅、沉浸式演艺、云展览)、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文化装备制造等领域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的宣传推广。报道文化产业园区的提质增效、专业化运营、孵化功能提升的最新动态与成效。三是深化文旅体商融合。聚焦“文旅兴市”战略实施路径及其成效,精心策划宣传“跟着赛事/文博/非遗去旅行”等系列主题产品。宣传推广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的创新实践。报道利用老厂房、历史街区发展文化商业综合体的标杆案例。鼓励支持体育赛事、节庆活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宣传推介,开发宣传“文化体验+体育健康+城市休闲”的特色线路和城市漫游(CityWalk)项目。
(三)以文惠民,营造人民共享的文化馨香氛围。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使文化建设成果更公平、更高效地惠及全体市民。一是完善全龄友好服务体系。宣传本市在打造覆盖不同年龄段市民文化需求的产品矩阵方面的举措。报道青少年文化艺术普及和素养提升工程、社区老年文化大学(学堂)建设、青年群体文艺社群培育的具体成效。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覆盖效能。持续宣传报道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如流动文化服务车、名家名师下基层)的信息与效果。挖掘报道基层文化能人、文化社团在激活社区文化中的突出事迹。三是激发群众主体创造活力。大力宣传报道群众性文艺创作展演平台建设成果,如市民艺术中心功能发挥、线上文艺创作展示平台搭建等。组织开展如“社区故事会”、“邻里艺术节”、“阳台音乐会”等贴近居民生活的文化品牌活动宣传。
同志们,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喉舌、舆论引导先锋、文化建设主力军,必须站在时代前沿,胸怀“国之大者”,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要以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刻把握城市工作规律,紧密聚焦宣传文化职责,将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融入理论武装、舆论引导、价值培育、文化传承、文明创建、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XX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精彩华章,为把XX建设成为更有魅力、更具活力、更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