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疫工作总体情况
(一)疫情基本态势
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于2025年7月下旬在我区首次被发现。7月21日,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例。随后,病例数量呈现短期内的局部聚集性增长。截至7月24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增至6例。面对疫情发展,我区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各项措施迅速落地。截至8月3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4例。
从疫情特征来看,本次疫情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地理分布相对集中,病例主要分布在XX街道和XX街道的部分社区为精准划定疫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向。二是病例均为轻症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为主,经过及时规范的医疗救治,患者病情稳定,无一例重症或死亡病例报告。三是传播途径清晰,为典型的蚊媒传播疾病,主要由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这为我区将蚊媒控制作为核心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应急响应与组织领导
---此处隐藏3743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完善指挥体系。固化并优化本次疫情中行之有效的指挥调度、部门联动、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常态化的实战演练,确保体系在应急状态下能迅速激活、高效运转。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设备更新、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补齐硬件短板。三是强化监测预警。构建覆盖全区、灵敏高效的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网络,提升对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的早期识别能力。(二)深化网格化精细管理,巩固环境治理成效
一是推动防控关口前移。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明确各网格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包保责任制,定期开展巡查,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无盲区。二是开展常态化成蚊控制。在夏秋季蚊媒活跃高峰期,定期组织开展全区范围的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特别针对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公园、绿化带等重点场所,采取专业化手段,持续降低区域蚊媒密度。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将清除蚊媒孳生地纳入村规民约、社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将“每日清积水”内化为自觉的卫生习惯。
(三)创新健康宣教模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一是拓展宣传渠道。在利用好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制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产品,如短视频、动漫、科普歌曲等,提升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精准开展宣传。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个人防护技能以及出现可疑症状后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设立并公布卫生监督热线,鼓励群众举报环境卫生问题和孳生地,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我区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虽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后续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同时深刻反思、系统谋划,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坚实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