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夏粮生产和收购形势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近期,国家、省相继召开夏粮收购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强调指出,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要把夏粮收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细抓实,切实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抓好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县发改委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夏粮生产及收购形势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夏粮生产形势

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x万亩,预计小麦总产量x万吨左右,商品粮约x万吨左右。小麦种植的主要品种为淮麦系列、连麦系列,同时济麦22、皖麦等品种也有一定的种植比例。从目前小麦长势情况看,旱地小麦苗情较好,秧地或低洼地苗情较弱。近期遭遇“倒春寒”和阴雨天气对小麦的后期长势影响较大,进入5月份以后又突遇高温天气等多重不利因素,小麦质量普遍不及上年,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赤霉病害、条锈病、全蚀病和芽麦萌动粮等,食品卫生指标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形成超标粮。但从总体上看,如果后期不出现多雨和干热风等大的自然灾害,应该还是一个“丰收年”。二、粮食购销形势

一是受疫情影响小麦市场价格下行。由于受疫情原因影响,春节后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率出现阶段性高点,这种阶段性高点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前期抢粮厂家加工的面粉销售价格倒挂。从近期全国粮食交易情况看,小麦市场投放量及成交比例较前期下滑,市场活跃度不够,用粮企业满足自身加工需求的优质小麦采购难度大。

二是粮食市场化收购程度不高。随着近期大风及暴雨等极端气候影响,小麦存在倒伏现象较严重,较有可能出现减产或超标粮,影响粮食企业和贸易商入市收购。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作为市场化、托市收购及储备粮补库主要收购力量,但受托市收购价格与小麦市场经营价差空间狭窄的影响,麦市购销呈现供需不平衡,使得粮库、粮食贸易经营主体出现“买粮难”与“卖粮难”共存的窘境,考虑到入库质量要求较高等因素,贸易商、粮库市场化收购积极性不高。

---此处隐藏3440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加大去库存力度。建议县政府参照周边县做法,采取出库补贴或者销售奖励等办法(x县补贴x元吨),最大限度腾出更多的仓容用于夏粮收购,缓解农民卖粮难。

二是尽快出台《超标粮处置办法》。省市均已出台,建议县政府抓紧研究出台,为今年夏季收购超标粮提供政策性依据,这也省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认真研判政策走向。密切关注托市收购政策的动向,对接好中储粮,利用好资金优势,及时制定最佳收购方案,提前做好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储备粮存储企业要按照储备粮管理办法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小麦轮换任务。

四是做好自营收购准备。国有粮企要利用资金优势,宜采取即购即销、代购代销等营销策略,注意把好把准企业自营粮收售的时间节点。建议政府同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搭建储粮罩棚用于夏粮收购,并对搭建临时储粮罩棚给于适当补贴。

五是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国有粮企要发挥优势,走访涉农单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小规模农户等,积极宣传“五代”服务即“代检测、代烘干、代收储、代销售、代加工”,不断提高“五代”服务质量,为种粮大户等特殊群体提供售粮绿色通道,实行优质优价、订单收购,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敞开收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