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镇户外招牌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贯彻落实区委领导的批示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刚才,相关职能部门通报了前期的排查整治情况,会议也传达了《关于强化全域门责自治加强招牌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与《关于近期户外招牌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两个文件,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户外招牌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城市安全,人命关天。户外招牌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是商户经营的“脸面”,更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镜子”。一块小小的招牌,向上牵动着城市品质和形象,向下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头顶上的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

近年来,我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市容市貌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根据前期工作汇报中统计的数据,形势不容乐观。自2025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专项巡查150余次,覆盖各类经营主体超过4200家,排查出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的户外招牌多达580处。这些隐患具体表现为:一是结构老化松动,部分招牌因长年日晒雨淋,连接构件锈蚀、焊点开裂,存在高空坠落风险;二是用电不规范,线路私拉乱接、绝缘层破损老化等问题突出,极易引发短路和火灾;三是设置不合规,部分招牌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尺寸、材质、安装位置均不符合《XX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的要求;四是维护缺失,大量商户“重建轻管”,招牌安装后便无人问津,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部分商户和产权人安全意识淡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公共安全责任。从客观上看,我们的监管链条还存在薄弱环节,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存在“一阵风”式整治的现象,导致问题反复回潮。特别是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业业态日益丰富,新增招牌数量多、更新换代快,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此处隐藏2827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立即启动“百日清源”专项整治行动。从今天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为期一百天的户外招牌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要实现“三个全覆盖”:一是对全镇所有商业街区、主次干道、集镇区域、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全覆盖;二是对所有沿街商铺、企业单位、商业综合体等各类主体的户外招牌、广告设施的排查全覆盖;三是对结构安全、电气安全、设置规范等所有风险点的排查全覆盖。要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实行挂账督办、对账销号。力争通过一百天的努力,实现存量隐患见底清零,为后续的长效管理打下坚实基础。预计到2025年11月底,要实现全镇户外招牌建档率达到100%,重点隐患整改率达到98%以上。

第二,加快建设“智慧高效”的数字监管平台。要将科技赋能作为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抓手。镇城运中心要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发“XX镇户外招牌安全一体化管理平台”。这个平台要集成信息录入、审批备案、巡查上报、风险预警、派单处置、数据分析等功能,将“一店一档”从纸质台账变为鲜活的线上数据。一线巡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隐患照片和信息,指挥中心可以基于GIS地图进行可视化调度,实现“上报、核实、处置、反馈”的线上闭环,大幅提升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第三,深入开展“入脑入心”的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的根本在于提升人的安全意识。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一方面,要“请进来”,分批次组织商户产权人、经营者、物业负责人等召开专题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知识,用真实的事故案例敲响警钟。另一方面,要“走出去”,组织我们的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深入街巷,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和安全告知书,面对面讲解招牌日常自查自检的方法,营造“人人关心招牌安全、人人参与招牌治理”的浓厚社会氛围。

同志们,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城市形象,更事关人民安危,是一项必须做实做好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为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更安全、更有序、更美丽的现代化城镇而共同努力!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