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集团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关于《总书记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中心组学习会上,围绕《总书记经济文选》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经典著作,分享一些个人的学习感悟。通过近期的反复研读,特别是刚才XX书记的深刻领学和同志们的交流启发,我感触尤深。这部文选不仅是擘画中国经济巨轮航向的理论宝库,更是指导我们国有企业实践工作的行动指南。

我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一对关系:即如何处理好“强健的体魄”与“有力的翅膀”之间的关系。作为XX控股集团这样一家以文旅产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强健的体魄”指的是我们作为国企的根基与实力,也就是《总书记经济文选》中反复强调的“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而“有力的翅膀”,则是在全球化浪潮下,我们必须拥抱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结合个人思考,谈谈对这一关系的理解与感悟。一、强基固本,深刻领会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内涵

《总书记经济文选》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学习这些论述,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因此,“做强做优做大”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作为国企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与核心使命。

---此处隐藏1955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是从文化资源到世界语言的“翻译”能力。我们坐拥丰富的XX文化宝藏,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国际游客听得懂、看得明白、愿意体验,是关键一步。这需要我们超越简单的资源展示,转向深度的主题IP化打造。搜索结果中提到的《长安十二时辰》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它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沉浸式体验深度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我们XX集团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组建兼具文化研究与国际市场洞察力的专业团队,将XX的历史典故、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通过现代创意和科技手段,“翻译”成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引发全球共鸣的超级IP。这不仅是品牌建设,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第二,是从项目思维到产业生态的“构建”能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是靠一两个孤立的项目就能实现的。搜索资料显示,当前大型文旅项目的投资规模动辄数十亿乃至上百亿元。这种体量的投资,绝不能再是过去“建一个景区、盖一个酒店”的单点思维。我们必须树立“产业生态”的理念,以核心文旅IP为牵引,整合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康养等全产业链要素,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共生的文旅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我们不仅是开发者和运营商,更是平台搭建者和标准制定者,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既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

第三,是从管理控制到现代治理的“驾驭”能力。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我们面临的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比如文化冲突、国际舆情、金融风险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治理能力必须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是指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更是指要具备驾驭复杂局面的软实力。例如,在人才培养上,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跨文化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在品牌与舆情管理上,要建立全球监测和快速响应机制,主动设置议题,有效管理国际社会对我们品牌和项目的认知。在合作模式上,要灵活运用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学会与国际伙伴在规则和互信的基础上共舞。这种现代治理能力,是确保我们在开放道路上行得正、走得稳的“方向盘”和“压舱石”。

总而言之,学习《总书记经济文选》,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它让我更加坚信,作为国有文旅企业,我们既要埋头拉车,苦练内功,打造一副无惧任何风浪的“强健体魄”;也要抬头看路,拥抱世界,为这副体魄插上一双能够搏击长空的“有力翅膀”。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主要是感悟和反思,内容比较聚焦,也难免片面。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