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公务用车管理的最新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正视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市级有关文件精神,相关技术同志对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进行了专业培训,县纪委监委的同志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的警示教育,内容很具体,要求很明确,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公务用车管理,看似是后勤保障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政府形象和民心向背的“大事”。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绝不仅仅是一项事务性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检验我们政治忠诚和纪律意识的“经验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能否严格执行公车管理规定,直接体现了我们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将“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公车“姓公”,这个根本属性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每一辆公务用车,都承载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其行驶轨迹划出的是一条“政治路线”和“纪律红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公车管理的任何一丝松懈,都是对政治纪律的挑战,都是对党性原则的背离。

其次,这是衡量我们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的“度量衡”。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公务活动日益频繁,对公务出行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何在新形势下,既保障公务出行的必要需求,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考验着我们的管理智慧和治理水平。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务用车管理,是政府系统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堵塞管理漏洞,不仅能够提升车辆使用效率,更能推动整个机关事务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处隐藏3612字,下载后查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责任是否落实到位。

一要压实主体责任。各单位党组(党委)是本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过问、亲自部署。要把公车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对车辆的日常使用、维修保养、平台管理等情况要了如指掌。车辆管理员和驾驶员是直接责任人,要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其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不仅成为车辆的“驾驶员”,更成为纪律的“护航员”。二要形成监督合力。公务用车管理不能仅靠机关事务部门单打独斗,必须构建一个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纪委监委要发挥专责监督作用,将公车管理作为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要深挖细查、快查快办。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履行好日常监管职责,依托信息平台,加强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预警问题。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公车运行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开展绩效评价,防止资金浪费和跑冒滴漏。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公车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严肃执纪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于公车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对顶风违纪、情节严重的,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形成强大震慑。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通过强有力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公车管理的各项规定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同志们,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必须抓好的政治任务。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我县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