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大举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黄钟大吕,激荡人心;“中国式阅兵”的磅礴气势如史诗长卷,震撼寰宇。从“钢少气多”到“钢多气更多”的强军跨越,从“万国造”到“中国造”的装备突破,从“守护家园”到“共护和平”的责任担当,这场跨越80年的历史对话,既是对先辈的深切告慰,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示。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大会精神与阅兵传承,更感使命在肩、责重千钧。

一、承百代风云,阅兵彰显强军志。

从1949年开国大典的“万国造”到2025年的“中国智造”,从“飞机不够就飞两遍”到“百机列阵震苍穹”,阅兵场的每一步跨越,都镌刻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铿锵足印。

一是装备迭代见证“自立自强”。开国大典受阅武器多为缴获的“万国牌”,1959年59式坦克首秀实现“国产突破”,1984年战略导弹揭开神秘面纱震惊世界,2025年新型战略重器、高超精打装备、无人反无人体系首次亮相——76年装备变迁史,是国防工业从“一穷二白”到“领跑前沿”的奋斗史,更是“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的实践注脚。正如军迷感慨:“武器更新快到成了军盲”,这种“甜蜜的烦恼”恰是强军之基不断夯实的生动写照。

二是军种演进标注“制胜变革”。1949年海军方队仅为“象征性队列”,1954年首支驱逐舰部队受阅,1999年海军陆战队加入方阵,2025年军事航天、网络空间、联勤保障等新型作战力量光荣列阵——从“陆战为主”到“联合作战”,从“传统兵种”到“新质战力”,人民军队在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中完成“脱胎换骨”,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历史性跨越,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处隐藏1725字,下载后查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抗战时期“为人类正义而战”的担当,到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一是“和平基因”根植文明血脉。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在“抗战是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历史选择中得到印证。中国从未主动挑起战火、从未染指他国疆土与“中国式阅兵不秀肌肉、不针对任何国家”的特质,共同诠释了“以和为贵”的文明底色。阅兵场上“外方代表共襄盛典”“维和部队接受检阅”的场景,正是“永不称霸、不扩张”的庄重宣示。

二是“共赢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始终以“对话不对抗、共赢不零和”的智慧破解全球治理困境。外国元首、国际友人出席大会、17国军队共同受阅印证了“中国方案”的国际认同。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全球治理,在合作中扩大“朋友圈”,在共赢中提升“影响力”。

三是“人民立场”厚植执政根基。“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富强”,道出了亿万人民对和平的珍视、对复兴的期盼。从“抗战为了人民”到“发展为了人民”,中国GCD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复兴征程击鼓催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既是回望苦难辉煌的“校准仪”,更是奋进新征程的“动员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承史鉴今”的清醒、“铸魂砺剑”的担当、“践诺笃行”的行动,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阔画卷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