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学习研讨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结合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方向,以思想的统一、作风的转变,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为XX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书记深刻指出,“GCD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并精辟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问题。这既是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是方法论问题,更是检验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经验交流。错误的政绩观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思想根源。一段时间以来,从XX省XX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恶劣案件,到XX旗原主要领导为追求个人声名,耗费巨资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从个别干部漠视群众利益,将单位费用向企业摊派,到消极应付群众诉求、侵害群众利益的反面典型,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一不是政绩观出了偏差、权力观发生了扭曲。其背后,是“唯上”不“唯实”的价值错位,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虚荣心态,是“重显绩”不“重潜绩”的短视行为。
作为党的“喉舌”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宣传部门的政绩观正不正,直接关系到党的声音能否准确传递,关系到社会风气能否向上向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刻检视自身,坚决破除形式主义顽疾,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一、正视问题,深刻剖析当前宣传文明战线存在的形式主义突出表现
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在为基层减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统计,2025年,全县县级层面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计划压减21.7%,以县政府及部门名义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也做到了“只减不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的负担和压力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此处隐藏2306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坚持“系统观念”,打好减负增效的“组合拳”。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要通过优化方法提升效能。一要优化“文会”机制。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文件会议“只减不增”的硬性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自我加压,力争2025年宣传系统内部发文、开会数量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15%以上。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能通过信息化手段传达的坚决不开会,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二要优化“督考”方式。坚决整合内容相近、范围重叠的督查考核项目,牵头组织“一揽子”调研,杜绝“一个主题、多个部门、轮番下乡”的现象。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压减对过程性“留痕”的要求,将考核重点聚焦于工作实效、群众评价和创新成果上。比如,对融媒体中心的考核,不能只看发稿数量,更要看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引导社会舆论的实际效果。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摒弃路径依赖,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一要推动数字赋能。要充分利用好县融媒体中心、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加强数据整合与分析,精准掌握社情民意,实现政策宣传“精准滴灌”、文明实践活动“按单派送”。通过线上平台收集意见、反馈问题、展示成果,减少基层填表报数的负担。二要推广“一线工作法”。大力倡导“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推动宣传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邻里,在与群众的促膝长谈中发现宣传的“活思想”,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到文明创建的“金点子”。我们要借鉴“721工作法”的理念,做到70%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解疑释惑,20%的精力用于管理引导、凝聚共识,10%的精力用于依法依规处置网络谣言等问题。
第四,坚持“严管厚爱”,打造担当作为的“铁军队伍”。为基层减负,也要为基层干部赋能鼓劲。一要树立实干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上做出潜绩、实绩的干部的认可和使用力度,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盼头。对于那些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干部,要及时提醒、严肃批评。二要加强能力培训。针对基层宣传干部本领恐慌的问题,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他们掌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提升应对复杂舆情、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三要关心关爱干部。对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同志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行动自觉,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此次学习研讨为新的起点,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扫除作风之弊、清除行为之垢,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扎实政绩,为奋力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我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