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游的游客也沉浸在高原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流连忘返。

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创新性地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高地创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着力破解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区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稳定良好,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生态环境保护“进”的步伐持续加快

“第一次体验在高原爬山,别有一番乐趣。这里草木茂盛、环境优美。”来自广东的游客曾女士慕名来到拉萨南山公园游玩,深感不虚此行。

如今,拉萨南山公园每天入园上山的市民、游客达到3000至5000人次,节假日可逾1万人次,已逐步成为集休闲游憩、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打卡地。

---此处隐藏3046字,下载后查看---

纵观全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日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出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订《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

《西藏自治区冰川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坚持用法治力量守护高原生态提供了坚强保障。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4市首次同步开展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立法,开创了全区特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先河。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深做实林长制,印发实施《西藏自治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西藏自治区2024年林长制工作要点》等。持续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完成环境执法权下放,组建地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环境监测权上收,组建7地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并具备常规监测能力,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新时代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我区将不断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科学调控人类活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完善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健全高原生态文化建设平台体系与功能,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更加美丽的西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