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手记:架起“连心桥” 共筑振兴路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初到四川省射洪市金家镇金鸡村,正值金秋九月,鎏金碎玉般的阳光漫过田野,饱满的稻穗在温热的风里荡起层层金浪。在见面会上,我向金鸡村“两委”、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介绍着自己:“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一定把金鸡村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与各位父老乡亲携手同行,共同建设好我们美丽和谐的金鸡村……”

  从“散沙”到“堡垒”:锻造坚强的队伍

  我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先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将党建引领作为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的破题之法,主动协助村党总支抓好党建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抓党建、防返贫、谋振兴”的主题党课上,我向全村的党员、群众代表讲道。通过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坚持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党的政策理论与农村实际进行结合,让党员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通过策划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学习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村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进一步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金鸡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同时,我还步履不停地踏遍了全村8个村民小组,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促膝长谈,迅速掌握了村情民意。

  从“困局”到“活棋”:铺就发展的路子

---此处隐藏1160字,下载后查看---

  记得与离任村干部羊叔座谈时,他说:“廖书记,我们现在的金鸡桥太窄太矮了,一到汛期就会影响老百姓的通行。”这座桥不仅是群众通行的要道,更是金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我赓即向单位领导汇报,通过多方协调解决,终于使560万余元的金鸡桥新建项目得以实施。如今,路拓宽了、桥修好了,村里的猕猴桃基地也从350亩扩建到500亩,年产量达120余吨,总产值达到140余万元。这片绿意盎然的果园,不仅带动了当地50余人的长期就业,更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了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从“愁眉”到“笑脸”:焐热民心的温度

  “廖书记,我们家的鸡养大了,请你帮忙问问有没有人要买”“廖书记,我的老伴最近住院了,能不能帮我问下医疗保险报销”……走村入户时,我会带着我的“民生小本本”把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记下来。在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会同村“两委”向各级部门争取资金,开展老人健康体检、儿童及困难群众慰问等活动,惠及群众225人次;为困难群体申报临时救助资金,惠及群众46人;组织开展“以购助扶”活动,助农增收2.65万元,惠及群众60余人次。每当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我便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步伐。

  “廖书记,我们这个音响放不起了,请帮我们看看咋回事呐。”隔三岔五,村里“老年健康队”跳舞的嬢嬢就会把我“围起来”。而我,也总是乐此不疲地为她们调试音响、下载舞蹈视频、录制剪辑短视频。每当佳节来临之际,我还会组织村里的叔叔嬢嬢们开展庆祝活动。在一次端午节活动过后,“老年健康队”的嬢嬢们给我送来了手写的感谢信,这一刻让我知道,所有付出终会换来幸福的微笑。

  驻村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这片土地教会我的,远比我给予它的更多。听到村文化室“不齐舞团”欢快跳舞的声音,我便更加坚信:乡村振兴不是写在文件里的口号,而是我们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发展道路,是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丰硕果实,更是村民脸上自然绽放出来的幸福笑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