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抗战胜利大阅兵初高中学生征文(高中)铁流激荡处青春正扬帆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2025年9月3日,秋高气爽,长空澄澈。我们高三(1)班全体同学在教室里共同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式的庄严时刻。当五星红旗与胜利日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交相辉映,当“团结就是力量”的旋律响彻云霄,我忽然懂得:历史的记忆,历经八十载风雨洗礼,反而愈发清晰;站起来的精神,强大起来的过程,穿越一个世纪的沧桑,催人奋进。

  在这场阅兵之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那些装备部队了。当新型战略核潜艇、高超音速导弹等现代化装备组成的钢铁方阵隆隆驶过,我仿佛看到历史的接力棒在时空交错中传递——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到“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从“用算盘计算原子弹数据”到“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突破”,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之路,正是一部从屈辱走向自强的奋斗史诗。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人类和平和正义而英勇献身的人们!”总书记主席的声音通过屏幕传来,教室内顿时响起自发的掌声。当听到“任何人想把中国拖回过去的苦难,中国人民绝不答应;任何人想在新时代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军队绝不答应”时,后排几位男生用力握紧了拳头。这让我想起高一历史课上的讨论:有同学问,我们今天纪念胜利,是否会激化矛盾?老师回答:“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永不重演;强军不是为了穷兵黩武,而是为了让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永远尘封。”此刻,看着阅兵式上中外军队联合军乐团奏响《钢铁洪流进行曲》时,我更深切体会到: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祈求来的,而是用实力捍卫的;民族的复兴,从来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每一代人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

  观看结束时,班长在笔记本上写下:高三不是终点,而是报国之路的起点。这句话,瞬间成了全班的座右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