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主题明确、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针对近期全县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调度和部署,同时对即将全面展开的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推进。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和问题整改情况,几个乡镇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也体现了直面问题的担当。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基石,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抓好村集体经济审计整改和村干部离任审计,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一项常规的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检验各级干部履职担当、治理能力的“经验交流”。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审计整改与离任审计工作,首要的是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这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政治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地基,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审计发现的问题,看似是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但根子上反映的是一些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一些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的政治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就会动摇群众对组织的信任,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彻底的审计整改,清除基层治理中的沉疴积弊,净化政治生态,让党的旗帜在农村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此处隐藏3863字,下载后查看---
审计整改的最高境界,是推动工作从“查错纠弊”向“纠错预防”转变,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升华。必须以此次审计整改和离任审计为契机,着力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构建一套管长远、固根本的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管人管事的根本。要针对审计暴露出的财务管理混乱、审批程序不严、票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抓紧修订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推广使用统一的会计核算软件和财务管理平台,推动村级财务由“手工账”向“电子账”转变。要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特别是对于大额资金使用、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发包等,必须经过集体决策,杜绝“一个人说了算”。
二要强化日常监督机制。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前哨”作用,保障他们的监督权,支持他们大胆履职。乡镇纪委、经管站要下沉一线,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日常指导和定期检查,把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可以探索推行村级财务交叉审计、乡镇“片区协作”监督等模式,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要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和保护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监督,让村级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很多问题的产生,源于一些村干部法律法规意识不强、财经纪律观念淡薄。要把财经纪律、廉政教育作为村干部任前培训、履职培训的必修课。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村官等新任职的年轻干部,既要大胆放手使用,更要加强引导和约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以案释法、以审代训等方式,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钱能花、什么钱不能花,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同志们,做好村集体经济审计整改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对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折不扣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