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传承井冈山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结合我本人8月下旬赴井冈山培训的学习成果,与同志们共同重温一段光辉历史,感悟一种不朽精神,探讨一个核心课题,那就是我们学院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在井冈山举办的专题培训班。那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淬炼。当我们肃立在*革命烈士陵园,缅怀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3万余名有名或无名的先烈时;当我们走进*楼,凝视那盏在暗夜中曾照亮中国革命前行道路的清油灯时;当我们登上*哨口,凭吊当年那场以少胜多的著名保卫战时,内心受到的震撼与感动,难以言表。那段波澜壮阔的斗争岁月,那片浸染着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孕育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博大精深,其核心要义,就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28个字,字字千钧,既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召唤。它不仅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学院在当前攻坚克难、谋求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汲取和运用的磅礴力量。今天,我将围绕这四个方面,结合学院的实际工作,谈几点我的思考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以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信念,擘画学院发展的宏伟蓝图

井冈山斗争时期,内外环境极其险恶,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革命先辈在一次次失败后重新站起,在重重围剿中坚守阵地?是他们心中那份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那份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执着理想。这种“坚定执着追理想”的精神,在今天,就是要转化为我们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绝对忠诚,转化为我们对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坚定追求。对于我们学院而言,这个“理想”,就是要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前瞻眼光定方向,精心擘画并坚定执行好学院的“十五五”发展规划。规划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我们未来五年发展的“施工图”和“任务书”,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共同奋斗的航标。

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学院的各项工作都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我们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真正实现“把方向变方法、把想法变办法”。学院党委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各基层党支部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旗帜在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每一个阵地上高高飘扬。

---此处隐藏4846字,下载后查看---

四、以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理念,汇聚学院发展的磅礴伟力井冈山斗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的胜利。党和红军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群众求胜利”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院治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学院的“群众”是谁?就是我们全体教职员工,是我们每一位可爱的学生,也是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合作伙伴。学院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大家,发展的成果,也必须由大家共享。

首先,要用心用情着力破解师生急难愁盼问题。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经常性地深入课堂、深入实验室、深入学生宿舍,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有什么困惑?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和经费使用中遇到了什么障碍?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实际困难?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建立健全问题反馈和解决机制,对师生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时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只有让师生感受到学院的温暖,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才会不断增强,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学院的建设发展中来。其次,要扎实推进“强基兴师”主体工程,坚决打赢“人才强校”攻坚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个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要坚持“引育并举”,一方面,要面向全球,不拘一格引进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引进和培育10-15名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专家。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支持,特别是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创造条件。我们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破除“五唯”顽疾,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让潜心教书育人者有荣誉,让致力科研攻关者有成就,让服务社会发展者有价值。我们要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生态,让学院成为各类人才向往和汇聚的高地。

最后,要深化校地企融合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在开放办学的时代背景下,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要积极探索与*市水务局、*建筑集团等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实习实践基地等合作平台。通过这种深度融合,我们不仅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也可以让我们的师生更直接地接触产业一线,了解社会需求,从而使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接地气”。我们要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学生,培养真正符合行业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共同体,将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外部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志们,井冈山早已远去,但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它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穿越时空,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今天,我们重温井冈山精神,不是为了停留在历史的感动中,而是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好地回答“时代之问”,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信念引领方向,以“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勇气破冰前行,以“艰苦奋斗攻难关”的决心攻坚克难,以“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理念凝聚力量,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开创我们*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