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教育大会,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回顾过往,教育发展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特别是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提升。高考成绩逐年攀升,本科上线率稳步提高,一批优秀学子考入国内知名高校,为我县争得了荣誉。中考成绩在全市的排名也不断前进,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监测各项指标持续向好,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不断夯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最新讲话系列。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学校,校舍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乡村弱”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一批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更加合理。我们还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业务竞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审视当下,教育发展仍存短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虽然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部分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但部分教师还存在职业倦怠、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教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当前,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也难以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
---此处隐藏3480字,下载后查看---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凝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把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本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督导评估,确保工作落实。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教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督导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估考核,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奖惩、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教育经费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三)营造良好氛围,弘扬尊师重教风尚。要广泛宣传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宣传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参与教育公益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