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在2025年全市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各位委员:

今天,市政协组织召开这次“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协商座谈会,意义重大,恰逢其时。刚才,听了有关部门和县(区)负责同志、政协委员的交流发言,很受启发。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思考深入,既有对当前工作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的谋划,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前期的调研情况,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农村电商的战略新高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宏大历史进程中,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农产品上网”,演变为重塑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关键力量,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激活农村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回顾过去几年,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将发展农村电商置于优先位置,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日益壮大,发展模式持续创新。(一)从数据上看,我市农村电商的增长态势十分强劲。虽然缺乏完整的官方统计,但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上扬曲线。几年前,我市农村电商网络交易额还停留在几十亿元的规模,到2021年,仅农村网络零售额就已接近40亿元。根据《*市加快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规划,到2025年底,全市网络零售额预计将突破150亿元。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我市电商生态的持续优化和市场活力的充分迸发。截至2021年底,全市电商活动单位已超过6800家,各类电商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重要的是,电商发展的红利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有数据显示,通过电商渠道,曾带动超过8000名农户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也有地区通过电商助力,实现人均增收超过3500元。这充分证明,农村电商不仅是经济增长点,更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增收渠道。

(二)从实践上看,我市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一是政策支撑体系日益健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市加快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这些政策聚焦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在企业培育、品牌发展、冷链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二是品牌培育效应逐步显现。我市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抓手,成功构建了“市级区域公共品牌+县级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矩阵体系。以“富美*”“*印象”等为代表的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带动了缠丝鸭蛋、太行山小米、大红袍花椒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通过品牌引领,我市近20款网络爆品销量位列电商平台同类产品前三名,部分产品甚至成功出口到20多个国家,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跨越。三是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针对农村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我市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通过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等资源,加快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力求实现快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的信息化建设,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保障了产品品质。

---此处隐藏4136字,下载后查看---

第三,激发主体活力,完善多元融合的业态创新体系。市场主体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石。要着力培育一批本土龙头电商企业,支持其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触网上云”,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要大力支持“直播电商+农产品”“社群电商+产地直供”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村青年等利用新媒体平台创业创新。要定期举办电商创业大赛、直播带货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孵化和培育更多本土电商带头人和“田秀才”“土专家”,让农村电商的星星之火,在家乡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

第四,夯实基础支撑,健全通达城乡的现代流通体系。物流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牛鼻子”。必须下大力气补齐短板,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通道”。要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河流体系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要将冷链物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支持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产地仓、冷藏库等初加工设施,推广使用移动冷库、冷藏车等设备,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同时,要加快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覆盖,为智慧农业、产地直播、产品溯源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快递业务量突破1亿件。

第五,注重人才培育,优化引育并举的人才发展体系。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不仅要开展面向广大农户的普及性培训,更要加强针对电商创业者、企业管理者的专业化、实战化培训。要深化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为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储备专业后备力量。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电商人才返乡、来乡创业。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扎根农村的本土人才,让他们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同志们,各位委员,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各位政协委员继续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立足各自岗位,围绕今天会议讨论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更深度的专题调研,提出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拿出更多数据翔实、分析透彻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政协工作,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大家的建言成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动我市农村电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