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专题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试点工作的经验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市范围内的深化拓展工作。刚才,几个区的同志、街道和社区的代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试点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深刻体会,市里的几位领导同志也结合分管领域提出了具体要求,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总的来看,自市委决定创新开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迅速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效,也为我们全面铺开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把握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与宝贵启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委部署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市广大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真正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从试点情况看,这项工作不仅方向正确、措施得力,而且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深入一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过去,一些工作习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与群众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玻璃门”。通过“走千家、入万户”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社区工作者,用脚步丈量民情,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大家带着真心、带着感情,敲开一户户群众的家门,与居民群众拉家常、问冷暖、听心声。据不完全统计,在试点工作中,全市累计走访群众已超过25.6万户,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一大批过去不了解、不掌握的社情民意被发掘出来。这种零距离的接触,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了干部的务实作风,有效拉近了心理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感情。许多群众反映,“现在干部上门勤了,我们的心里更踏实了”。这充分说明,密切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到群众中去。
---此处隐藏2833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强化思想引领,在“用心”上下真功夫。要解决好“为何走”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思想作风,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性安排。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为了走访而走访,为了完成任务而填表格,把联系群众变成“纸上谈兵”。要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去走访,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每一次敲门,都是一次责任的叩问;每一次握手,都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每一次记录,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只有用心,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只有用情,才能换来群众的真感情。
第二,创新方式方法,在“用情”上见真章。要解决好“怎么走”的问题。走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一是要优化走访队伍。关键是要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在培养历练上花精力、下功夫。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系统培训,提升其政策解读、沟通协调、矛盾化解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有效提升社区干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持续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二是要优化走访方式。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预约走访、集中座谈、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入户的成功率和交流的深入度。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和完善“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诉求与线下走访的有机结合,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群众更方便。三是要优化问题处置。对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要建立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属于社区层面能解决的,要立说立行、马上就办;需要街道或区级部门协调的,要及时上报、跟踪督办;对于涉及政策层面的共性问题,要深入研究,推动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第三,健全制度机制,在“用力”上求实效。要解决好“走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是巩固工作成果、推动工作常态化的根本保障。一要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要将干部入户走访作为一项硬性制度固定下来,明确走访的频次、范围和要求,确保走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要建立问题闭环管理机制。要完善从问题收集、研判、交办、处理到回访、评价的全链条工作流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特别是对群众不满意的办理结果,要启动二次核查和督办程序,确保问题真正解决到位。三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要把“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的重点要看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形成了哪些长效制度,真正树立起以实干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第四,加强组织领导,在“用势”上聚合力。要解决好“谁来主抓”的问题。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市级领导要带头垂范,定期深入基层联系点开展走访调研。各区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头雁效应”。二要坚持系统统筹、协同联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政法委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民政、住建、人社、信访、公安等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主动向前一步,加强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强大合力。三要坚持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讲述干部服务群众的感人故事,展现基层治理的新成效新面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同志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责任。深入推进“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意义重大,责任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扎实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奋力谱写x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