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丹桂飘香,秋风送爽,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025年秋季学期。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我们专门召开这次志愿者教师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共同谋划学校新学期的发展蓝图。首先,我谨代表*老年大学,向在座的每一位志愿者老师,并通过你们,向辛勤耕耘在学校教学一线的全体志愿者教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为我校老年教育事业付出的智慧、心血与汗水。
刚才,*主任和*主任分别就上学期的工作和新学期的重点任务作了很好的阐述,几位教师代表的发言情真意切、富有见地,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听后很受启发。大家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对银发学员的关爱、对教学工作的钻研,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回顾过往,成绩斐然,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了老年教育的独特价值
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季学期,是学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页。在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广大志愿者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教学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回顾上学期,我们的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春季学期开设课程达到近百门,服务学员超过3500人次,招生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5%,学员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男性学员比例从过去的约1:5提升至1:4。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我们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学员体验优化上付出的巨大努力。
---此处隐藏2930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深耕课堂教学,做传递知识与温度的灵魂工程师。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正如刚才老师们在交流中提到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老年学员的学习体验,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投入程度。在此,我有几点具体的想法与大家探讨。一要持续优化教学内容。要密切关注老年学员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其“适需性”和“适老性”。内容上要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既要能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要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二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摒弃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更多地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要倾注更多人文关怀。老年学员的学习目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希望老师们能多一分耐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细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倾诉的对象,让我们的课堂不仅有知识的深度,更有情感的温度。学校也将继续加大对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为老师们提升专业素养、交流教学经验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第三,聚焦团队建设,做推动老有所为新平台的有力建设者。独行快,众行远。我们拥有一支超过150人的高素质志愿者教师队伍,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比超过60%,这是一支专业精湛、乐于奉献的优秀团队。如何将这支队伍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一方面,要强化“共同体”意识。希望大家不仅仅把这里当作一个授课的场所,更要把它看作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家园。我们鼓励老师们跨学科交流、跨专业合作,组建教学研究小组、课程开发团队,围绕老年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和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大家在发言中提到的“完善激励机制”“整合教学资源”等问题,学校已经高度重视。新学期,我们将研究出台更具激励性的评价办法,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升级改造教学设施,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探索建立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机制,为老师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坚实的支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这里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同志们,老师们,银龄启新程,匠心育芳华。老年教育是一项充满温情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智慧和奉献的事业。你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宏伟画卷增添绚丽的色彩。新学期的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共同谱写*老年大学发展的新篇章,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秋季学期即将开学,教学任务繁重,请大家一定保重身体。祝愿各位老师在新的学期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