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经济文选》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经济文选》集中收录了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经典论述,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思想的理论光芒与实践伟力。它不仅是认识经济规律的钥匙,更是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航标。反复品读,我深切感受到这是思想的“灯塔”、实践的“坐标”、奋进的“号角”。结合学习体会,我有三点认识。

一、在理论光芒中把握方向,在思想指引下坚定信念

(一)观世界风云,明中国走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书记经济文选》让我们看清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优势和必由之路。总书记关于“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为我们增强战略定力、保持战略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学习文选,让我更深切理解了“何以中国”的底气所在:正是党的坚强领导、制度的独特优势、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的强大韧性,托举着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二)立时代潮头,悟发展真理。总书记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新质生产力培育,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高度统一。这让我认识到,经济发展不仅要回答“有没有”的问题,更要回答“好不好”的问题;不仅要追求速度的攀升,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文选的学习提醒我,要以更加长远的视野和更加科学的方法,理解发展规律、谋划发展战略,把“怎么看”和“怎么干”统一起来,把握发展主动。

(三)强理论自觉,筑信仰基石。理论的光芒,是坚定信仰的底气。学习文选,让我切身感受到理论自觉的重要性。总书记强调:“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唯有在理论上清醒坚定,才能在实践中沉着应对。作为干部,我要自觉把总书记经济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把理论学习作为长期任务,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实践的智慧和精神的动力,在风高浪急中始终不迷航、不失速。

---此处隐藏1535字,下载后查看---

三、在实践探索中勇担使命,在开拓创新里积蓄动能

(一)以创新引擎,点燃发展动力。文选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天,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传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才能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无论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还是加快绿色转型,本质上都是在孕育新质生产力。学习让我明白,干部要有敢闯敢试的锐气,更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形成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价值氛围。

(二)以改革之手,激活体制活力。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文选中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论述,让我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政府是保障公平和秩序的关键力量。改革要在“放”与“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灵活高效,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坚强有力。作为干部,要敢于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以改革激活发展的澎湃动力。

(三)以开放胸怀,拓展广阔空间。在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总书记经济文选》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谋划,既是立足当前的务实选择,也是着眼长远的战略眼光。学习让我认识到,只有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在合作中赢得发展主动,在竞争中积蓄新优势。我们要善于用好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中拓展发展空间,让中国与世界形成更加紧密的互利共赢关系。

《总书记经济文选》既是理论的丰碑,更是实践的指南。它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的钥匙。学习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种使命的召唤。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要在理论上不断充电,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民族复兴的澎湃动力。唯有如此,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