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报告总结材料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报告总结材料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这为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们市国资委党委和所属国有企业,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一个引领”,抓实“两个覆盖”,实施“三项工程”,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走深走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一个引领”,在强化党的领导上持续加力

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是着力抓好党的建设。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落实“三会一层”权责边界,持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等机制,进一步厘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自职责权限,确保各项工作部署有效落实到基层。同时,突出抓好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和董事长“一把手”作用,全面推行党政负责人“一人双责、一岗双责”,2022年全市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书记与董事长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900余份。二是着力完善公司治理。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了党委讨论决定事项和董事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清单,切实做到党委决策有依据、董事会决策有程序、经理层决策有执行。同时,建立完善政府监管与企业经营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抓实“两个覆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持续加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我们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和有利时机,从广度和深度上发力,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是深度推进重点领域混改。

我们坚持对具备条件的商业类子企业及其投资项目,积极开展混改工作,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不断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2024年全市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总量超13亿元。二是高度关注成熟型项目混改。我们注重从源头选好合作对象,依托战略投资者在管理、技术、市场以及资金等方面优势,助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先后引入华为技术、江苏大明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市域供水、污水处理、旅游开发等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此处隐藏23016字,下载后查看---

在提升运行保障力方面,积极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按照“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的总体思路,持续深耕航空运输市场,全面服务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落实“四强”行动部署要求,量质齐抓全速推进兰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今年7月31日全面竣工。扎实做好转场筹备,加快推进支线机场项目,不断优化全省机场网络布局。

在提升产业发展品质方面,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导向,充分发挥“机场+产业”平台功能,多措并举提升经营质效,合力打造产业集团。同时,牢固树立精益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成本控制,强化成本分析,落实成本责任,进一步推进低成本发展战略,全力打赢降本增效攻坚战,为☆☆民航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县县属企业始终把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加强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作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抓手,在健全制度、建优机制、建强队伍上持续发力,全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一级企业及所属已建董事会子公司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有效发挥,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董事会规范运作、高效运行。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董事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初步构建起务实管用的“1+19”制度体系。提请县委、县政府印发《县属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实施方案》;县政府国资委围绕规范董事会议事决策,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指引等9项制度,围绕规范董事会运行,制定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授权管理、董事会和董事履职评价、外部董事选聘管理等10项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县属企业董事会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了董事会及董事行权履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董事会依法、规范、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建强董事队伍,支撑董事会科学决策、有效履职。在选优配强县属企业内部董事的基础上,以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为重点,明确县属国有独资、国有全资和国有控股企业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部由外部董事组成或者外部董事占多数,由外部董事担任召集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相结合,着力推动董事会成员专业对口、经历多元、结构互补。建立县属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重点面向高校、央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遴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入库外部董事人才313人。严把选用标准,综合分析专业素养、工作经历、工作业绩等,努力把懂经营、会管理、敢担当、善决策的人才选拔到外部董事岗位,着力打造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履职动力足的高素质外部董事队伍。截至目前,向县属企业集团公司派出的62名兼职外部董事和13名专职外部董事,以及县属企业向各级子公司派出的1843名外部董事,普遍具有企业战略、运营管理、科技创新、财务会计、法律事务、资本运作等某项专长。严格履职管理,健全外部董事调查研究、参会表决、向出资人报告重大事项、年度述职、考核奖惩、薪酬兑现等工作机制,对年度考核不称职、连续两年考核基本称职,或者任期评价结果为基本称职的外部董事予以免职或解聘,实现了履职保障闭环管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外部董事决策前向出资人报告260次,决策后报告2989次,对54项议案投了反对票。

明晰权责边界,促进董事会准确定位、发挥作用。推动县属企业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准确把握董事会与各治理主体的关系,厘清权责边界,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更加成熟定型。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完成“党建入章”,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县属企业集团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专职副书记应配尽配并进入董事会,健全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制度和事项清单,实现党的领导在制度上有规定、在程序上有保障、在实践中有落实,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建立权责清单,县政府国资委制定县属企业重大决策事项清单指引,针对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工大会,明确96项重大决策事项的决策主体。县属企业细化完善决策事项清单,明确各治理主体决策权限、责任和流程,权责边界更加清晰,运行衔接更加通畅。建立出资人授权放权清单,结合各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治理水平等,分类分层授权放权,在下放职工工资分配管理、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20项职权的基础上,向综改企业增加授权批准年度投资计划、科技型子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4项职权,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增加授权审批与主业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等7项职权。同时,建立了授权放权事项监督检查、效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授权合理、可控、高效,科学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