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篇)各级局机关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汇编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认真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局党组书记x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次以四不两直的形式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掌握一手情况,反复强调要不断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抓好长效机制,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成效。认真自查自纠查摆问题,聚焦民政补助、殡葬等领域,全面认领抓整改,对领导干部个人查摆的问题,领导班子查摆的、未纳入集中整治的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都作为立行立改问题,逐条抓好整改。

(二)统筹抓好规范管理,着力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由党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局党组书记带头以双重身份参加党支部各种活动,搞好党支部的经常性谈心谈话;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x年从疫情防控一线和乡村振兴中培养优秀年轻同志,树好民政干部新形象。严格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以基层党建x行动为契机,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工作效能,为推进我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思想保证。

(三)落实民政中心任务,凸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是以制度来约束人,党务工作更规范。制定了《x年x县民政局党建工作方案》《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完善并执行好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工作制度,搞好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批评和自我批评已成常态,党务公开、阳光透明贯穿始终,推动了党建工作与民政工作互振互赢。坚持以效率来衡量人,党的教育更见效。将党的建设与民政工作相统一,开展“党建+‘再树民政新形象、再创民政新业绩、争做合格民政人’”活动,涌现一批党员服务“窗口”、党员示范岗和先进模范。坚持以创新创效激发人,党员先锋更凸显。在探索“党建+社会救助”工作体系中,激发党员创建“一站、一所、一点、一日”示范点,社会救助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了、时效更快了,群众的获得感更多了,社会更和谐稳定了。全县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x户x人,发放农村低保金x万元,累计救助临时救助x人次。在推进“党建+养老服务”中,广大党员示范带头,高标准打造x市普亲x老年养护中心,解决了我县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照护难题;优化x个乡镇敬老院环境,打造了x居家养老建设模式,全县建成具备助餐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建制村达x%以上,坚持农村困难老人日常探望、定期巡访、结对帮扶三项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老人提供关爱扶助等服务。在改革创新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放管服”民政事业改革,全县建成公益性公墓x个,公墓设施建设x%到位,死亡人员火化率x%到位;创新婚姻登记预约服务和集体婚礼颁证等、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积极构建“平台”,优化人文环境,先后在局机关推出民政惠民、党员风采等专题文化宣传长廊,不定期组织开展送文化、送政策、送法律进村居及宣传报道工作,浓厚“学先进、倡新风”创先争优氛围,大兴了文明礼貌服务行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一年来,在x民政等媒体上稿x余篇,低保办、婚姻登记处获得党员示范“文明窗口”称号。

---此处隐藏30526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政治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学习机制,建立党组领学、支部研学、青年践学三级联动机制,每月开展财政大讲堂专题学习,结合预算管理、债务化解等业务设计政策微解读xx期,组织赴红色财税史馆等特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推动政治理论学习与财政业务研讨同频共振,着力培养既懂党务又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突出组织强基。坚持组织建设规范化与专业化双提升,优化支部建在科室组织架构,建立党委委员联系重点业务科室制度。实施党务干部双培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每季度开展财政先锋评选活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开展“三会一课”+财政案例分析特色主题党日,建立党员履职五个一标准(牵头一个调研课题、破解一个业务难题、对接一个基层单位、提出一条创新建议、完成一次志愿服务)。同步强化纪律约束,围绕预算审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绘制廉政风险图谱,每半年更新防控清单。

(三)突出改革增效。注重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党建质效,开发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内政治生活全程留痕。打造财韵清风文化品牌,创作财政系统廉政微电影《底线》。探索跨区域党建协作新模式,与税务、审计等部门开展三联三促活动(联合调研促改革、联动监督促规范、联学共建促提升)。设立党建创新项目种子基金,重点培育预算绩效管理党员责任区镇街财政所党建标准化等特色项目,形成可复制的财政党建经验体系。

(四)突出党业融合。聚焦党建与财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绩效管理”专项行动。组建党员先锋队参与财源建设、财政评审等攻坚任务,建立重大财税政策党员包干解读机制。深化政企银党建联建,每季度举办财税惠企政策宣讲会,设立党员服务岗优化政府采购、产业扶持资金申报流程。扎实推进财政惠民实事工程,重点跟踪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民生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项目清单-进度台账-群众评议”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