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防汛自查报告优质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我是XX单位防汛工作负责人,今年主汛期来临前,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一次全面系统的防汛自查工作。这次自查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把每个环节都过了一遍筛子。下面我就把自查的具体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作个详细汇报。

我们单位地处XX流域,属于典型的易涝区域。去年经历过一次特大暴雨,暴露出不少防汛薄弱环节。今年我们吸取教训,从三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自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组织准备阶段,成立了由我牵头的15人自查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自查方案;然后是全面排查阶段,用两周时间把辖区内所有防汛设施和重点部位都走了一遍;接着是问题整改阶段;最后是复查验收阶段。整个过程历时一个半月。

先说防汛物资储备这块。我们现有防汛仓库两个,分别位于总部和XX分部。自查发现总部仓库物资摆放比较混乱,沙袋、救生衣、抽水泵混放在一起,而且部分救生衣已经过了保质期。更严重的是,台账记录和实际库存对不上,少了30件救生衣和5台便携式抽水泵。分部的物资管理相对规范,但照明设备不足,只有10盏应急灯,按照标准还差15盏。防汛沙袋储备总量是够的,但有些堆放在室外,已经被雨水浸湿结块。防汛设施方面问题更突出。我们辖区内有5个排涝泵站,自查发现3个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XX泵站的主泵电机轴承有异响,备用泵根本启动不了;XX泵站的配电柜老化严重,遇到大雨天经常跳闸;还有个泵站的进出水口被垃圾堵塞了大半。这些泵站都是十几年前建的,设备确实该更新了。排水管网的情况也不乐观,我们随机抽查了20个雨水井,有8个被淤泥堵塞,4个井盖破损。最让人担心的是XX路段的地下排水管,去年暴雨时就发生过倒灌,今年疏通时发现管道中间有一段坍塌了。

重点部位防护是防汛的关键。我们单位负责3处低洼易涝区、2个地下车库和1个在建工地的防汛工作。自查发现XX小区的地下车库入口挡水板缺失了两块,防汛沙袋也没配够。XX工地虽然准备了抽水泵,但没接通备用电源,真下大雨肯定抓瞎。易涝区的几个抽排点倒是准备充分,但警示标识不够醒目,晚上根本看不清。

---此处隐藏4305字,下载后查看---

防汛物资管理我亲自抓的。所有物资都建立了电子台账,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发电机每月试运行一次,救生衣每季度检查一次。但检查中发现有些村的储备物资存在堆放混乱的问题,雨鞋和救生衣混放在一起,这个已经要求立即整改。防汛资金使用上,今年区里拨的80万专项资金,我们严格按照"先用后审"的程序,目前已经支出65万,主要用于河道清淤和隐患治理。

说到薄弱环节,最突出的是三个问题:一是部分村干部存在麻痹思想,觉得这几年没发大水就放松警惕;二是应急避难场所条件简陋,特别是缺少基本医疗设施;三是预警信息传递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对留守老人的预警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打算下个月组织村干部集中培训,申请专项资金改善避难场所条件,同时给独居老人配发简易报警器。

通过这次自查,我们发现防汛工作最大的难点不在于硬件,而在于人的意识。有些村民觉得防汛是政府的事,自家门口的排水沟堵了都不管。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宣传,把防汛知识编成顺口溜,用大喇叭天天放。特别要教会群众识别地质灾害前兆,比如井水突然浑浊、地面出现裂缝这些征兆。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气象预报说降雨量可能比往年多两成,加上山区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我们已经做好了防大汛的准备,但说实话心里还是不踏实。有些隐患不是我们镇上能解决的,比如上游的水库泄洪问题,需要区里协调解决。

最后说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区里统一给各村配发防汛应急包;二是希望协调水利专家对我们镇的地质隐患点做一次全面评估;三是建议建立跨乡镇的应急联动机制,毕竟洪水不会按行政区域流动。防汛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把每个环节都抓实抓细。我们一定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度汛。

这份自查报告可能有些啰嗦,但都是实际情况。防汛工作就是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把所有能做的准备都做好。我们镇虽然条件有限,但保证会全力以赴,守住防汛安全这条底线。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