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国企新辉煌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又是一年夏意浓,我们齐聚在此,共同庆祝中国GCD成立104周年。104年,风雨兼程,建党伟业虽已成历史,但伟大的建党精神仍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回首往昔,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漫漫征途中,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胜利凯歌。身为市属国有企业的一员,我们深知,国有企业的成长发展,始终与党的光辉历程紧密相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大使命,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服务保障,从产业升级推动到区域经济协同,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程都凝聚着党的关怀与指引,都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深入学习党的作风建设重要经验启示,对于我们市属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力量

党的作风建设经验启示我们,思想引领是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筑牢思想根基,才能凝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深入领会这一精神实质,将其贯穿于市属国有企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一)强化理论武装,保持政治定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学习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必经之路。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市属国有企业肩负着执行党的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通过系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前进,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弘扬企业文化,激发内生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总书记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我们市属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弘扬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将其与党的先进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国企风范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强化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将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使全体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企业文化为引领,激发全体员工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氛围,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廉洁防线。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市属国有企业掌握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国有资产,面临着各种利益的诱惑,廉政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教育,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宣传等,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对党和国家、对企业、对个人的巨大危害,时刻保持警醒,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发展环境,为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此处隐藏4030字,下载后查看---

(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权力运行需要监督,这是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总书记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市属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要构建全面覆盖的监督网络,整合党内监督、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等各类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和重大事项的监督,特别是对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国有资产处置、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问责,使监督真正发挥威慑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发展环境,保障企业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三)推进依法治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治企是国有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企业也要坚持依法治企。”市属国有企业要深入贯彻依法治企理念,将法治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加强企业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为企业的重大决策、合同签订、重大项目实施等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强化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使全体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办事。将依法治企的要求融入到企业的制度建设中,使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法律的轨道上健康运行,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公信力。

(四)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服务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市属国有企业要以服务客户、服务群众为中心,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去除繁琐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文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打造智慧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办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规范的服务。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激发企业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国有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要勇于创新,不断取得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突破,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属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创新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回顾中国GCD104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深感自豪和骄傲。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的经济组织,肩负着重大使命和责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作风建设重要经验启示为指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践行群众路线、强化制度保障,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