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校2025年xx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很高兴应邀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作报告。首先,我代表全国政协和王沪宁主席,向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有关方面长期以来对全国政协及办公厅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各位老师和学员致以崇高敬意。根据中央组织部对报告选题的要求和本期中青班课程安排,我今天向大家汇报交流的题目是:“坚持不懈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推动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是中国GCD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GCD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人民政协的职能随之有所变化,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而是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关心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和第二、三、四届名誉主席,周恩来同志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第二、三、四届主席,邓小平同志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同志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除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外,还有一大批德高望重、善于做统战工作的同志担任全国政协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加强对人民政协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及其他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政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总书记先后出席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70周年和75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每年出席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政协党组工作汇报;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开、闭幕会,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中形成了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9月20日,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十个坚持”概括了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坚持中国GCD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十个坚持”深刻总结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特点规律,深刻分析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时代方位,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工作原则、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7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系统集成和创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

下面,我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谈三个方面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此处隐藏12535字,下载后查看---

——发挥政协信息“直通车”优势,广泛汇集社情民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是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强调:“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政策评估方式,发挥专家学者、智库机构积极作用,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加机制化常态化”。十四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健全信息选题会商、日选日报、审核把关、通报反馈机制,促进政协履职成果和委员建言成果转化运用,提高信息质量和时效。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累计收到信息来稿12.2万篇、采用2.3万篇,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报送信息2160余期,向中央办公厅报送信息690余篇,收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890余人次、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反馈书面报告140余件。不少中央领导同志对政协信息工作及时批示、给予肯定和鼓励,认为政协信息切口小、点题准,研究深入、建议中肯,落实上好下手,有力促进了相关工作。比如,有的委员反映,一些网络平台“新奇体验”类产业“擦边”发展,游走在法律边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委员反映的信息受到有关部门高度关注,迅速开展专项行动,累计下线“新奇体验”违规商户700余家,查删违法不良信息2.3万余条,有效维护了网络环境。

——发挥调查研究基础性作用,提升协商建言质量水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为改革发展出实招、谋良策”。十四届全国政协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每年制定视察考察调研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调研选题、时间、地点、承办单位,避免调研集中扎堆,为地方和基层减负。创立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跨专门委员会、跨领域的专题研究制度,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银发经济、中华文明发展史研究阐释传播等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72项研究。这些选题切合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关切,有利于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脱、联系广泛的优势,更好服务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有效施策,也为政协高水平协商议政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2024年分别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138项和99项,截至目前共刊发《政协调研》161期,一批成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赴全国政协委员所在单位开展以现场学习为特点的调研活动,带动和促进广大委员加强学习、相互交流、深入调研,2024年开展学习调研74场、全国政协委员711人次参加。聚焦“十五五”规划制定,今年增设《政协调研(关于“十五五”规划制定建言专题)》,截至目前已印发47期,专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

——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着力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党的二十大就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作出部署。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对“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十四届全国政协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2023年开展制度建设“回头看”,及时梳理全国政协党组和全国政协层面57项制度、机关党组和办公厅层面171项制度。持续推进制度“立改废”,制定和修订全国政协及办公厅工作制度165项。落实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的意见,修订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通则等。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修订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全国政协视察考察工作条例、关于制定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的办法,制定全国政协对口协商工作规则,今年6月底前,列入中央改革办编制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24—2049年)的6项制度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着眼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制定修订充分发挥委员履职作用、高质量服务委员等7个制度文件。着眼发挥界别特色作用,制定界别协商工作规则,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全国政协界别作用的意见等文件。此外,2024年还清理有关规范性文件84件,废止、宣布失效30件。严格制度执行,对重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眼增强工作的计划性、超前性、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全国政协机关建立健全“年计划、季统筹、月安排、周调度、日报告”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并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政治机关、模范机关。

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和在座各位老师、学员都给予大力支持。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大家的继续关心和帮助,并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重任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