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动员会,这是一次关乎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关系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重要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县教育局,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默默奉献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是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教育发展潮流,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召开此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县管校聘”改革的重大意义(一)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改革方向,为我们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县管校聘”改革是落实国家层面关于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通过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打破教师由学校“单位人”向教育系统“系统人”转变的壁垒,促进教师资源在县域内的优化配置,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这不仅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折不扣地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二)这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县域内,城乡、校际间师资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优质师资过度集中在城取学校,部分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师资短缺、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县管校聘”改革的实施,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让优秀教师能够到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到这些学校,实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这不仅能够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还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处隐藏4547字,下载后查看---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也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广大教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涵养高尚师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锤炼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三)提升专业素养,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四)秉持仁爱之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广大教师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关心关爱困难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温暖,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老师们、同志们,“县管校聘”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勇担时代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