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我县启动首轮“县管校聘”改革以来,全县上下,特别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迎难而上,推动改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我们成功打破了教师“单位人”的身份壁垒,让全县2413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真正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县域统筹。三年来,已有超过300名教师通过竞聘实现了跨校流动,有效盘活了人力资源。过去长期存在的初中教师超编、小学教师缺编的结构性矛盾得到了根本性扭转,一批优秀的初中教师充实到小学教学一线。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以往的薄弱学科师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改革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上,更体现在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中。根据最新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反馈,我县在德育、科学、劳动等多个监测学科中均获得了“优秀”的评价等级,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一些偏远乡镇的学校,教师数量从改革前的寥寥数人,增加到现在的十余人,实现了从“开不了课”到“开得好课”的历史性跨越。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今天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改革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顺畅,政策合力有待加强;少数学校在改革中存在“等、靠、要”思想,自主权用得不好、主体责任扛得不牢;部分教师对改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和职业倦怠;与改革相配套的激励保障、考核评价、退出机制等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是我们新一轮改革必须攻克的堡垒,也是我们推动教育事业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必须跨越的关口。
做好新一轮“县管校聘”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确保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处隐藏2154字,下载后查看---
五要做到政令畅通,决不允许执行“阳奉阴违”。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
六要做到正向激励,决不允许政策“变形扭曲”。要加强宣传引导,把改革的意义、目标和具体举措讲清楚、说明白,争取广大教师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教育体育局要做好业务指导,各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各学校要精心组织实施。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平稳、有序、高效地完成新一轮改革任务。
同志们,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是我们必须答好的一张时代考卷。让我们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为奋力谱写XX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