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职能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情况的汇报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总体部署,*分公司党委组织部(以下简称“组织部”)立足“管干部、配班子、育人才、强基础”的核心职能,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论述,积极强化职能监督,着力推动权力规范运行、防范化解廉洁与业务双重风险。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建议汇报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在强化职能监督中推动权力规范运行的主要工作

组织部坚决贯彻“大党建”与“大监督”理念,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将监督职能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致力于将组织人事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与监督保障。

(一)全面从严,持续提升管党治党工作质量。组织部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分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委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在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上持续发力。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积极参与完善分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法定地位与领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深化思想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养成在吃透中央精神与集团党委决策部署前提下开展工作的行动自觉。三是抓实纪律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与评先评优工作中,严格执行“凡提四必”要求,将纪检监察部门的廉洁鉴定意见作为前置条件,对存在疑点或负面反映的,坚决中止程序,守好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

---此处隐藏5470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上述问题,为从根本上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我们建议集团总部层面统筹考虑,综合施策,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一)健全顶层设计,完善“穿透式”监督制度体系。建议集团总部牵头,对现有监督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特别是针对分支机构在粮食收储、农产品采购、项目投资等核心业务领域的适用性进行专题研究。应打破部门壁垒,制定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的“穿透式”管理制度。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基层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可操作性。例如,针对农产品采购环节,可研究制定差异化的财务管理与授权审批细则,既保证监管的刚性,又赋予基层一定的灵活性,从源头上解决制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避免因制度不适用而导致的“被动违规”。

(二)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监管精准性与时效性。建议集团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涉粮、涉农业务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采购、仓储、销售、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的实时监控。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异常交易、异常库存、异常资金流动等进行智能预警,将监督由“人防”为主转变为“人防+技防”并重,由事后追溯转变为事中预警和事前防范。这不仅能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也能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和权力寻租的空间。

(三)推动部门协同,构建权责清晰的监督合力。建议在集团层面建立并固化“大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统一领导,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务、法务、风控等部门的监督力量。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边界与协作流程,建立“问题线索移送、监督成果共享、重大风险会商、联合检查督办”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可借鉴相关单位经验,对重大投资、重要采购等业务,全面推行“多部联审”的常态化会审制度,形成决策前有评估、决策中有监督、决策后有追责的监督闭环,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坚持综合施策,深化考核激励与风险防控的有机融合。建议集团进一步优化对分支机构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廉洁风险防控成效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并设定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例如,可设计“关键岗位干部轮岗率”“廉洁风险点排查整改率”“违规经营损失率”“员工/客户满意度(廉洁方面)”等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使廉洁风险防控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同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薪酬激励、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对在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及时奖励,营造“重廉洁、重业绩、敢担当”的浓厚氛围,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