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公司党委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党委会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一)强化责任落实,拧紧“责任链”。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制定《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明确12项重点任务,细化党委班子成员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至15个责任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严格“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党委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上半年主持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听取分管领导汇报3次,带头批办意识形态领域重要事项4件;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调研6次,推动解决基层思想阵地建设、职工舆情引导等问题8项。三是强化考核督导。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占比15%),对3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并整改阵地管理不规范、舆情台账不完善等问题5项,约谈责任人2名,推动责任落实落细。
(二)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魂”。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一是抓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2025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等主题开展集中学习6次,其中专题研讨3次,班子成员撰写心得体会12篇。二是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书记讲党课”12场、“党员微课堂”56期,覆盖党员职工800余人次;开展“理论下基层”宣讲活动15场,深入一线班组解读党的XX大精神、国企改革政策,解决职工“思想困惑”23个。三是创新学习载体。依托“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建立“每日一学”“每周一测”机制,党员平均活跃度达98%;打造“车间书吧”“移动课堂”等特色阵地,推动理论学习从“会议室”向“生产现场”延伸。(三)守牢阵地管理,把稳“主导权”。坚持“管阵地必须管方向、管导向”,全面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规范化管理。一是强化宣传阵地管控。制定《公司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内部刊物审核制度》,对公司官网、AAA公众号、抖音号等7个新媒体平台实行“三审三校”制,上半年发布内容126条,无违规信息;规范会议室、展厅等场所标语、展板管理,清理过期内容18处,更新主题教育、安全生产等宣传内容32处。二是严格课堂论坛管理。建立“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审批备案制度,上半年审批备案各类活动11场,均做到“谁主办、谁负责”“先审核、后举办”,确保主旋律主导。三是加强网络舆情防控。成立网络舆情应急小组,配备专兼职网评员15名,依托“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涉企舆情,上半年监测到敏感信息3条(均为职工工资咨询类),第一时间核实回应,处置率100%;开展“清朗网络·文明上网”主题活动,组织职工签订《网络文明承诺书》1200份,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四)聚焦职工思想,画好“同心圆”。坚持“思想引领与服务职工”相结合,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一是常态化开展思想调研。通过“职工座谈会”“书记接待日”“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职工意见建议127条,梳理出“薪酬分配”“职业发展”“文体活动”等3类重点诉求,形成《上半年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党委专题研究解决措施,推动落实“一线职工技能津贴调整”“青年职工导师制”等办实事项目6项。二是加强先进典型引领。开展“最美人”“党员先锋岗”评选活动,选树安全生产标兵、技术创新能手等先进典型23名,通过事迹宣讲、海报展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激发职工“比学赶超”热情。三是丰富文化育人载体。组织“五一”劳动技能竞赛、“七一”红色经典诵读、“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等活动18场,参与职工2000余人次;建设“职工文化长廊”“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文化阵地,厚植“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
---此处隐藏2626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公司党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提质增效。
(一)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优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增加“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比重(下半年计划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学习”“重点项目一线调研”等活动),推动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深度融合。二是实施“理论转化工程”,围绕“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公司重点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每季度评选“学习转化典型案例”,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加强基层学习督导,建立“党支部学习积分制”,将学习参与度、成果转化情况与支部评先评优挂钩,倒逼责任落实。
(二)强化阵地管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一是实施“阵地升级行动”,对公司新媒体平台进行改版优化,增加“职工故事”“技术课堂”等互动栏目,提升内容吸引力(计划9月底前完成);建立“外部合作单位意识形态负面清单”,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明确“宣传内容审核”“思想阵地管理”等条款,防范外部风险渗透。二是完善“阵地动态管理台账”,对官网、公众号、会议室等12类阵地实行“一阵地一档案”,每季度开展全覆盖检查,对管理不到位的责任部门和个人严肃问责。三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组建“青年网评员突击队”,针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薪酬、福利)及时发声引导,上半年计划开展“网络正能量作品征集”活动,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三)优化舆情处置,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升级舆情监测系统,扩大监测范围至短视频平台、论坛社区等,配备AI舆情分析工具,实现敏感信息“秒级预警”;建立“舆情分级响应机制”,对一般舆情(如职工诉求类)要求2小时内回应,对重大舆情(如安全事故关联舆情)要求30分钟内启动应急处置。二是开展“舆情处置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邀请网信部门专家、媒体记者授课,重点培训“舆情研判、话术技巧、危机公关”等内容(计划8月、10月各举办1期);每季度开展“舆情模拟演练”,覆盖生产、安全、劳资等重点领域,提升队伍实战能力。三是建立“舆情源头治理”机制,定期分析职工思想动态,对高频诉求(如文体活动少、培训机会不足)推动立行立改,从源头上减少负面舆情发生。
(四)建强工作队伍,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在基层党支部选拔1-2名“90后”青年骨干担任宣传委员(计划年底前完成30%支部调整),充实新鲜血液;建立“意识形态工作人才库”,将写作能力强、网络敏感度高的职工纳入培养,定期开展“跟岗学习”“跨部门交流”。二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培训大纲》,重点培训“风险研判、内容审核、舆情处置”等实务技能,全年计划开展专题培训4期、线上学习20课时。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党建+业务”双考核体系(权重提升至20%),对年度考核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绩效奖励;设立“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奖”,鼓励基层探索“微宣讲”“短视频宣传”等新形式,激发队伍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