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我县首轮改革的成功经验,精准分析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部署和启动新一轮县管校聘综合改革工作。这既是一次回顾总结的肯定会,更是一次深化改革的动员会、部署会。刚才,XX同志对新一轮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提出了明确的操作要求,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肯定成绩,在总结经验中坚定改革信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三年前,也就是2022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破解长期制约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启动了首轮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综合改革。三年来,全县上下,特别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推动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效。
我们以改革破除了体制壁垒,优化了资源配置。长期以来,“教师固定在一个学校”的模式导致了校际间、城乡间、学段间师资力量的结构性失衡。通过改革,我们成功打破了教师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将全县2413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身份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实现了县域内教师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首轮改革中,我们精准设置了154个跨校竞聘岗位,最终有134名教师通过竞聘实现了跨校流动,其中133名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从城区学校、中心学校流向了边远和薄弱学校,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初中教师超编与小学教师缺编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为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关键一步。
我们以改革激发了队伍活力,提升了专业素能。“县管校聘”改革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变“铁饭碗”为“活水池”。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竞聘上岗,广大教师的岗位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显著增强。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沉闷局面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重师德、看能力、比业绩”的良好风尚。教师们主动学习、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水平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加速形成。
---此处隐藏2920字,下载后查看---
第三,要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改革的“支撑力”。改革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奉献者”寒心。我们必须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县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要通力协作,确保流动教师的编制、工资、社保等关系能够即时转移、无缝衔接,彻底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深化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岗位、班主任岗位、特殊教育岗位以及超工作量教师的倾斜力度,真正体现“重岗重酬、优绩优酬”。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权益保障和争议调解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对于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依法依规维护好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
第四,要加强组织领导,拧紧纪律的“责任链”。此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县综合改革工作专班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各分管县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各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确保辖区内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教育体育局要做好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确保全县政策口径统一、执行标准不偏。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本单位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纪律问题。纪律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为改革清障护航。我重申六条铁的纪律:决不允许权力“暗箱操作”,必须做到阳光公开;决不允许规则“因人而异”,必须做到刚性统一;决不允许利益“勾连交换”,必须做到干净纯洁;决不允许决策“独断专行”,必须做到集体决议;决不允许执行“阳奉阴违”,必须做到政令畅通;决不允许政策“变形扭曲”,必须做到正向激励。县纪委监委将对改革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任何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同志们,深化教育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肩负着全县人民的重托,承载着广大学子的期盼。让我们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坚决打赢新一轮县管校聘综合改革这场硬仗,奋力开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XX县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