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2025年前三季度党建工作总结(4768字)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施抓组织、抓书记、抓党员、抓活动、抓制度、抓培训、抓保障的“七抓”工程,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力量薄弱、基层党建基础不牢、党建业务"两张皮"等痛点,以守正、创新、实干、担当高质量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形成“七个三”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国有企业党建样本。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三个到位”抓组织,实现全面覆盖。一是工作机制到位。党委定期研究,将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撤销等工作纳入公司党委决策事项清单,根据项目进展和党员分布等适时研究。落实“第一议题”,建立学习台账,定期跟踪盘点,确保贯彻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到位。规范“三重一大”,依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决策事项清单,依法合规推动生产经营工作。二是组织设置到位。常态设置,针对传统能源电力项目党员多的特点,项目机构、党组织和负责人同步确立,确保应建必建。联合组建,结合达标认证要求,针对新能源、输变电及小型基建项目党员少的现状,以同类型、同业务、同区域项目群为基础,通过区域联建成立联合党支部,确保全覆盖。临时共建,以“红色工地”创建为纽带,与属地政府、业主、监理以及联合体单位共建成立临时联合党支部,深化联学联建融通融合“六个一”行动。三是凝心聚力到位。落实党建带工建团建要求,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群团组织随基层单位同步设立。推行“两个图集”建好“职工小家”,落实“健康能建”要求。固化员工季度满意度测评、半年思想动态调研、年度工作调研等问题反馈机制,收集并跟踪解决一线员工“七大关切”,满意度低于85分的制定专项整改措施。关心境外职工,设置海龄津贴,实施轮岗机制,建立境外职工家庭信息台账,定期上门慰问,员工满意度年均超97。

(二)突出“三个强化”抓书记,发挥头雁效应。一是强化书记选配。突出政治标准,注重挑选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表现优异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注重交叉任职,让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经理,党员经理担任副书记,党政分设超60%;用制度明确“大综难”项目设置专职副书记,确保工作有人抓、管得好、有成效。完善梯队建设,建立党支部书记后备库,将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采取公开竞聘,畅通职业通道。二是强化能力提升。交叉锻炼,畅通机关本部与基层项目、生产经营与党务负责人岗位间的“双向交流”。近三年,生产经营转党务岗位12人,优秀党务人员任项目经理5人。互查淬炼,每年优选一批党组织负责人参与公司党委巡察、党建责任制考核等,以查促培,提升专业能力。三是强化责任落实。一周一计划,基层党支部实行周计划盘点通报机制,落实规定动作。一月一座谈,支部书记每月组织青年座谈会、职工生活管理委员会等常态工作机制。一季一活动,围绕基层单位难点问题,突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策划开展“三保三创三提升”等主题实践活动。一年一考核,每年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按ABCD评定等次,及时兑现奖惩。

(三)突出“三个严格”抓党员,建强基本队伍。一是严格党员发展。抓严发展标准,突出政治能力,注重从“后备干部库”“六个人才库”等中遴选表现优异的骨干培养。抓严规范流程,建立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三个基本库”,采取座谈、走访、谈话等多种形式向基层群众、培养联系人、同事领导等了解综合表现。投用数智党建系统,采取线上实时审核发展资料和环节,不符要求不予审批。二是严格党员教育。固化红色讲堂,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固化“至精”讲堂,在基层项目现场设置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作为“至精”讲堂为集体“加油充电”,铸魂提能。固化归国讲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开展座谈、思想鉴定,厚植家国情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三是严格先模选树。全面建库,优选管理技术骨干,建立公司先模梯队人员库。重点培养,以外部荣誉申报为牵引,滚动制定三年选树计划。广泛推介,充分发挥公司“八位一体”宣传载体作用,讲好先模故事。多名名党员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级模范、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等荣誉,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

---此处隐藏3451字,下载后查看---

(七)突出“三个注重”抓保障,筑牢坚强后盾。一是注重组织保障。坚持周例会机制,十多年来,公司坚持每周召开领导班子例会,公司大党建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汇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坚持月度联席会,党群、党办、组织、纪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通报、分析基层党建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坚持季度推进会,每季度召开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大政工部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总结近期经验、分享交流体会,提升工作质效。二是注重阵地保障。在总平策划时明确党组织活动区域布局、面积和设施等要求。建立“红色地”,直管项目均设置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廉洁文化教育室),配置学习书籍、电视电脑和设置“悦读”二维码;创建“红色带”,布设企业文化长廊和党员风采展板,展示集团及公司品牌战略、文化理念和党员风采。丰富“红色区”,在项目现场设立职工书吧、文化活动室,配置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创建最美“职工之家”。三是注重待遇保障。制度上明确,将党务工作人员编制数、岗位职级、薪酬待遇等与经营管理人员同职级同岗级同待遇等要求纳入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保障队伍稳定。畅通渠道,落实“人才能建”工程要求,建立党务干部和其他经营管理干部双向交流轮岗机制,明确专职副书记设置条件和要求,畅通党务工作人员成长通道。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委“第一议题”制度,每季度组织领导班子政治忠诚度测评,建立重大决策政治效果评估机制。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策划红色记忆国企担当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老国企人口述历史、红色教育基地实景教学等方式,强化国之重器的政治认同。

(二)强化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提质工程,推行支部星级评定管理,制定包含18项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后进支部实施五个一帮扶(1名党委成员联系、1个先进支部结对、1份整改清单、1次专项培训、1场述职评议)。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开发具备会议管理、党费缴纳、民主评议等功能的党建APP,实现组织生活线上留痕、党员积分自动生成。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不低于在岗职工总数1%的比例配齐专职党务干部,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全年安排20%业务骨干与党务干部轮岗锻炼。

(三)深化党业融合。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开展揭榜挂帅行动,围绕技术“卡脖子”问题设立党员创新工作室,将年度营收增长目标的30%分解为党员责任指标。构建价值党建评价体系,设置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类12项融合指标,每季度发布党业融合指数排行榜。试点红色董事会制度,在子公司治理中嵌入党建述职环节,把党组织推荐意见作为管理层任用的前置程序,推动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