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中心大局,牵住改革“牛鼻子”。找准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按照全县项目攻坚年、改革突破年“双年”行动部署要求,科学谋划2025年机构编制工作计划,从体制机制调整、职能体系建设、编制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任务,积极推动“三支队伍”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重点工作开展。
二、聚焦提质增效,夯实工作“基础桩”。围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全面开展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制定施工图、倒排时间表,充分借鉴试点地区经验分领域确定事项类别和数量,同时结合不同乡镇(街道)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做好共性和个性事项梳理,确保清单“全覆盖、立得住、能执行”。针对“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编制资源配置,积极采取内部挖掘、调弱增强、截长补短等方式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持续优化教职工编制结构,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促进养老托育服务等民生事业均衡发展。
三、聚焦法治建设,绷紧思想“自律弦”。牢固树立机构编制法治意识,守住机构编制纪律底线,以实名制管理系统为依托,实行“穿透式”用编管理,严格按照议事程序审议决定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加强日常监管规范核编用编流程,有效形成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闭环管理工作模式。
xx市xx区委编办认真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既规范管理、又保障发展”,强化担当作为,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更规范、服务保障更有力。
一、持续深化改革,写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跟踪党政部门职责运行情况,督促部门和街道按照“三定”规定履职尽责,及时研究机构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做好区级议事协调机构规范设置工作。全面建立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严格街道职责事项准入制度,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此处隐藏4923字,下载后查看---
xx县委编办坚持以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努力展现“事业新局面、改革新作为、干部新形象”为目标,认真谋划2024年机构编制工作,奋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起好步、开新局。
一、突出蹄疾步稳,有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省、市机构改革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加强统筹协调,有序推进新一轮党政部门机构调整、职责划转、人员转隶及部门“三定”规定制定等各项工作任务。同步完成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及时做好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调整完善等工作任务。同时持续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乡镇(街道)岗位化管理,持续探索乡镇(街道)岗位化考核工作。
二、突出同频共振,强化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大局,以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攻坚五比拼”行动为契机,聚焦重点工程、重要民生、部门紧要需求,在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助力文旅活力激活等方面深入开展思考谋划,努力做到县委有部署、体制机制有保障。深入做好机构编制资源挖潜文章,用好用活周转编制,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攻坚一线等倾斜,持续构建优质高效的机构编制服务保障格局。
三、突出守正创新,稳步提升监督管理质效。加强机构编制实地监督检查,深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与选人用人、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监管质量。持续推进机构编制质效评估工作,在近两年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层分类,细化评估指标,完善建立适用不同领域机关单位、不同发展模式乡镇街道的机构编制评估体系。持续推进编外用工规范化,探索单位编外控制数动态调整,编随事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编外用工管理效能。
四、突出固本强基,持续加强编办自身建设。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锻造“勤廉编办”品牌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干部生成性学习,深化“编办讲坛”等制度,同步提升干部政治理论与机构编制业务水平。深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神,将调研工作纳入办重点工作内容,鼓励干部围绕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如何更好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思考,拓宽视野边界。同时对标“组织口”标准,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各项机制,多维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一体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