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全面总结集团开展的学习教育的成效和经验;二是对下一步如何巩固成果、深化拓展,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集团的总结评估报告。总的来看,这次学习教育组织有力、内容扎实、覆盖全面,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集团上下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了显著提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总结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面,我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作风建设的积极变化值得发扬
这次学习教育,集团党委和各级党组织是下了真功夫的。从集团党委班子带头,到每一位普通党员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抓学习、转作风、促发展的良好势头。评估报告总结了“四个新提升”,我认为是客观中肯的,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的突出感受:(一)思想根基筑得更“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7次集中学习、3次专题研讨,以及各支部开展的55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大家对纪律规定精神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不准公款吃喝”“不准公车私用”等表面条款上,而是真正从政治高度上,深刻认识到其作为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特别是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剖析身边发生的案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纪律的“红线”就在身边,廉洁的“防火墙”必须时刻筑牢。思想上“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这个思想基础,是我们今后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此处隐藏5149字,下载后查看---
(二)监督要“全天候”在线。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执行的保障。集团纪检监察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审计法务部等监督部门要协同发力,形成合力。监督不能只停留在节假日前发通知、提要求,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要创新监督方式,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突击检查、交叉检查,深入项目现场、财务账目、食堂车库,去发现真实的问题。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物资采购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精准发现违规违纪的线索。同时,要畅通职工群众的监督渠道,对大家反映的问题线索,要认真核查,及时反馈,并严格保护举报人。我们的监督要长出“牙齿”,带上“电”,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三)制度要“全闭环”管理。好的作风需要好的制度来保障。评估报告中提到,我们优化了经营联审会、二级公司自采项目全程监督检查机制,这是好的开端。接下来,我们要对集团现有的关于公务接待、会议管理、公车使用、招标采购、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制度规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评估。对那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对那些存在模糊地带、容易被钻空子的,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制度建设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扎紧权力的“笼子”,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有效机制,实现从“不敢”到“不能”的转变。
(四)文化要“全方位”涵养。作风的根本,在于文化。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培育“务实、高效、担当、清廉”的企业文化。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大胆地用起来,让他们有舞台、有前途。对那些夸夸其谈、尸位素餐的“太平官”,要坚决调整下去。要通过选树典型、宣传先进,在集团内部营造崇尚实干、鄙视空谈的浓厚氛围。要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廉洁从业成为每一位“城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纪律规定精神,是一项长期的、严肃的政治任务。希望大家以此次总结会为契机,把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创集团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为*区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