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传达上级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文件时,仅停留在简单宣读层面,没有深入剖析文件出台的背景、目标以及对街道实际工作的具体指导意义。解读方式单一,缺乏与街道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致使社区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对文件理解的偏差,出现工作方向错误、重点把握不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效率和质量,使得一些政策无法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居民。
2.街道党工委在重大决策讨论过程中,决策程序不够完善,民主氛围不够浓厚。讨论时间安排仓促,没有给予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足够的发言机会,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进行充分的记录、分析和回应。部分决策仅从街道管理的便利性出发,忽视了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的切身需求,导致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在后续执行过程中遇到诸多阻力,难以获得居民的广泛支持与配合。
3.对街道内部个别党员干部在政治言论上的不当行为,缺乏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及时的纠错机制。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在日常交流、网络平台等场合发表的不当政治言论。在发现问题后,处理方式过于温和,没有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未能形成有力的警示效应,使得类似问题可能再次出现,损害了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了街道内部的政治生态。
4.在与其他街道的合作项目中,存在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缺乏全区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在合作过程中,过于关注本街道的短期利益和工作业绩,忽视了全区整体发展战略和长远目标。在资源分配、任务分工等方面,缺乏主动沟通和协调的意识,导致合作项目进展缓慢,无法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全区的整体发展进程。
5.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其给街道工作带来的潜在政治风险,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制,未能及时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国内政策调整等因素对街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制定街道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时,没有将潜在政治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也没有提前制定应对预案,一旦风险发生,街道将难以迅速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导致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给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此处隐藏4970字,下载后查看---
26.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引导不足,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没有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时,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参与度。对社区文化活动的主题和方向把握不够准确,部分活动未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27.对街道内一些商业宣传中出现的不良价值观倾向,没有及时进行规范和纠正。在街道商业活动中,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面存在低俗、拜金、虚假宣传等不良价值观倾向。街道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没有及时制止和纠正这些不良行为,导致不良价值观在街道内传播,对居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负面影响。
28.在与居民沟通交流时,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宣传和引导不够,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与居民的交流互动中,没有及时向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解答居民关心的问题时,没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引导和解读,无法有效凝聚居民的思想共识,增强居民对街道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29.对街道内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指导和监督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没有建立健全街道与学校、企业之间的意识形态工作联动机制,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的文化建设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街道内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30.对网络上关于街道的一些负面评论,回应和处理不够及时有效,缺乏专业的舆情应对策略和技巧。在面对负面评论时,反应迟缓,没有及时了解事情的真相和背景,无法做出准确的回应。在回应过程中,语言表达生硬,态度不诚恳,缺乏与网民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导致负面评论不断发酵,进一步损害了街道的形象和声誉。同时,没有对负面评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无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街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