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及省文旅厅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建设为指引,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业态融合,聚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强化工作调度、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艺术展演成果丰硕。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历时17天共开展7大类22项近100场活动,近4万人次走进大小剧场观演,线上线下观看总人数近XX万人次,共有69家央媒、126家省媒和98家市县媒体参与报道,全网信息总量超1.1万条。参演院团之广、展演剧目之多、活动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宣传氛围之浓、参与人数之众创历届艺术节之最,全市11家演出单位14部大戏入选2024年全国黄梅戏优秀剧目展演,荣获文化和旅游部“优秀剧目”。文艺展演扎实推进,积极组织黄梅戏院团开展“岭南风江淮韵——粤皖优秀剧目展演”、九江XX文化交流演出、皖湘两省戏曲交流演出、北京演出季、赴越南杂技演出、赴韩国香港等出国出境艺术文化交流。
(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精品剧目推陈出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快优秀文艺作品供给,韩再芬《徽州往事》、王琴《双玉蝉》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红灯永照-生命的承诺》、小戏曲《欠条》、“黄梅戏徽州系列作品巡演”项目入选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黄梅戏《女驸马》、《戏牡丹》入选2024年“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汇演;黄梅戏《青春年代》、《豆腐总督》等项目入选2024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杂技《送郎行》入选2024年安徽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孟丽君》、杂技《羽毛》入选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名单。人才培育成效显著,韩再芬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登云、丁飞等7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吴美莲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2024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余淑华获2024年度省政府特殊津贴;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入选文旅部2024年全国“百团汇演”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名单;潜山市、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4家县级国有院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
(三)文旅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833.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2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和13.6%;大黄山建设走深走实,25个项目纳入更新后的省大黄山重点项目库,其中文旅项目共有18个,年度计划投资13.8亿元,已完成投资14.1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02.17%,建设进度较快。岳西县牛草山休闲旅游综合开发等12个文旅项目入选大黄山建设专项资金拟支持重点项目清单,支持总额为2576万元。22家酒店(民宿)入选大黄山高端商务会奖基地;联合黄山、池州、宣城参加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暨大黄山品牌推介等活动十余场,在大黄山整体推介中展示“山水宜城有戏XX”品牌形象;岳西县前往新加坡、尼泊尔参加“茶和天下·徽韵雅集”暨文旅推介活动,天柱山景区亮相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XX文旅迈出国际化步伐。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全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投产项目159个,总金额XX亿元,均居全省前列;建成投入运营文旅项目38个,涉及金额XX亿元,同比均创新高;XX城区旅游消费能级有效提升,推进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东扩、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二陈读书处展陈提升等项目建设,其中XX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成功入全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获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是安徽省唯一入选项目;推动旅游服务业向旅游装备、体育装备制造业延伸,潜山永大体育用品公司,年产滑板、冲浪板240余万张,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10%,成功入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怀宁县引进安徽巨耀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投资2.75亿元,年产值1.8亿元。
(四)全域旅游发展成效凸显。景区提升有序推进,加快推进龙潭河索道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天柱山温泉度假酒店、天柱山研学营地等2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进度,涵盖天柱山景区及周边六大片区;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六尺巷片区“方氏文化”“吴氏文化”“礼让文化”“廉洁文化”“张氏文化”展馆正式对外开放,日均接待游客8500人次,高峰日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成为XX市首屈一指的“流量担当”,六尺巷景区已与山东文旅签订运营合同,谋划实质运营;五千年文博园围绕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进一步提升改造一梦千年景区夜游设施;天悦湾景区围绕衙前河两岸,打造夜晚灯光秀以及篝火晚会,天仙峡景区以“天仙配爱情故事”为主题,打造演艺类夜游项目。民宿发展不断升温,发布全省首个关于民宿的地方性法规《XX市乡村民宿促进条例》,举办全省首个民宿区域品牌发布会“XX心宿思享汇”,着力打造“XX心宿”区域品牌,全市建成民宿800多家,其中国家等级民宿11家,皖美金宿13家,皖美银宿58家,XX心宿70家,数量和等级均处全省第一方阵;岳西县石关乡“一宅两院”民宿模式发展经验在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上进行分享,半山居民宿进入民宿发展案例汇编,潜山市、岳西县入选皖美民宿集聚区。乡村旅游持续发力,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19家“精品主题村”、14家“特色美食村”和21家“后备箱工程基地”入选。潜山市余井镇黄岭村、岳西县黄尾镇云峰村入选安徽省“精品主题村”;潜山市天柱山镇风景村、怀宁县石牌镇普济村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村”;桐城市范岗镇双福家庭农场、太湖县江塘乡田园大塘后备箱工程基地入选安徽省“后备箱工程基地”;宿松县邱山村、潜山市茶庄村等8个乡村入选全省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岳西县主簿镇大歇村入选安徽省最干净旅游乡村;打造痘姆南北咖啡(喜州版)、王河(巴厘岛版)、鹿鸣谷、大地茶咖等一批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引进花溪谷等三产融合项目,大力发展乡村咖啡、太空舱露营地等融合业态,XX逐渐成为广受热捧的户外休闲度假目的地。
---此处隐藏7345字,下载后查看---
(五)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高质量完成XX市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加大薛家岗遗址保护利用力度,积极推进薛家岗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持续推进国保单位白崖寨、省保单位戴名世墓等相关修缮工程;积极参与2个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打造大别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实施独秀园、王步文故居、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两邓故居等革命文物保护展陈提升,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地标;大力实施非遗人才振兴行动,打造“传、帮、带”“学、展、演”全链条培育体系,形成以非遗人才振兴赋能非遗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开展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活态项目传承性保护、市场项目生产性保护,系统对全市非遗项目实物、档案资料、数字化(包括文、图、音、频)等开展系统保存;加大非遗项目的普查与申报力度,挖掘存在的非遗项目,加快推进省级非遗项目《六尺巷传说》升级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六)推动XX文旅品牌宣传。推动XX文旅品牌宣传。加大XX精品线路推广力度,扩大“来XX白天看景o晚上看戏”“山水宜城有戏XX”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强与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合作,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全力做好“引流”“促流”“聚流”文章,宣传XX文旅资源;举办文旅品牌宣传营销活动,整合资源,提升线路市场热度,助力打造XX文旅宣传;围绕美食资源,升级XX文旅消费,持续宣传推广XX“百厨百店百碗”评选活动。
(七)加强广电和网络视听管理。认真组织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和网络视听节目的推优工作;持续做好“重温经典”频道接入养老机构后期保障服务,力争在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实现全接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传送机构、境外电视管理工作,抓好安全播出,整治商业广告违规播出行为,提升公益广告播出和制作水平;持续加大打击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力度,开展2025年“无小耳朵社区(村)”创建工作。
(八)提高文旅市场安全监管水平。统筹加强文化、文物、旅游、广播电视等领域市场监管,全面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紧盯文旅行业重点,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立足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格局,聚焦重点难点,在健全完善监管机制上下功夫;抓实抓牢节假日、中高考等重要节点、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强化执法监督,牵头落实平安文化市场各项工作,推动形成常态检查全覆盖、专项检查有成效的工作格局。
(九)推动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坚持抓好基层党支部标准化正规化建设,对基层“三会一课”加强指导并常抓不懈,同时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持续推进市直文旅系统“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找准工作抓手和工作亮点;继续加强正风肃纪工作,以驰而不息的态度抓好党风廉政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