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更是实现XX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局党的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聚焦职能定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为目标,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落脚点,充分发挥专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XX力量。经局党组研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思想建设,坚定践行“两个维护”
1.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入领会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联学、交流研讨、专题党课等研学,确保党员干部职工全员覆盖,持续在内化、深化、转化上下功夫。督促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找定位、找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当好施工员、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准确把握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时刻以党规党纪为标尺从严从实检身正己,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克服“过关”心理、“交卷”心态,以“满格”状态持续深化学习,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体会真理味道、感悟思想伟力,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全覆盖、无死角。
3.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完善意识形态相关制度,将落实责任制情况作为机关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机关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坚持每季度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健全分析研判、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建立健全舆情研判会商、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上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做好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工作。做好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研究,规范落实谈心谈话经常化,有针对性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二、强化组织建设,全面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此处隐藏2724字,下载后查看---
四、强化干部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群团统战工作
10.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加强实践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成长。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建立完善年轻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11.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设学习型机关,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机关文化理念。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能力。深化法治机关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增强全员法治意识。
12.融合推进群团和统战工作。坚持党建带群建,加强党委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健全完善群团工作制度,创新群团工作方式方法。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引导青年建功立业。重视做好妇女工作,关心关爱女职工。建立职工服务体系,做好职工关心关爱工作。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对机关党外人士的政治引领,发挥统战人士的独特优势,做实机关统战工作。健全完善关心关爱退休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做实服务保障工作。
13.深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专业技术职务职级并行机制。建立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方式。加大优秀年轻人才培养选拔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参加培训、交流和挂职锻炼。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人才工作宣传,营造尊重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