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纪要求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是建立在无产阶级先锋队觉悟和共同的革命理想基础之上的。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2024年10月,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参观谷文昌纪念馆时指出:“学习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谷文昌曾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正是以自己心中的“戒”,赢得了群众心头的“敬”。

一个组织的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离不开组织内全体成员基于共同奋斗目标指引下的普遍自律。纪律自觉仅依靠外部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以共同奋斗目标为引领,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才能真正将他律转化为自律。理想信念是中国GCD人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的纪律靠不住,没有纪律的理想难持久,只有筑牢理想之基,涵养信念定力,把理想和纪律有机结合起来,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纪律自觉变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才能使遵守党的纪律、恪守政治规矩成为每个党员发自内心的自觉选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党的纪律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并非所有党员都能严格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律是建立在他律基础之上的觉悟,只有严格的他律,才能形成广泛的自律,而要形成自觉的纪律,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是前提。党员、干部必须树牢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知边界、明底线,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于心,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道德修养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中国GCD人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格。焦裕禄从不让孩子“看白戏”,杨善洲一辈子坚守下乡、出差自己缴伙食费……无数GCD员以身作则,在自律上发挥了表率作用。同时,也毋庸讳言,现实中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弃守初心使命,违反党规党纪,心为物役,腐化堕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最终堕入腐败深渊。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纪律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只有见贤思齐,以案为鉴,自觉用党的纪律规矩照镜子、正衣冠,厚植自律之本,筑牢自觉之基,才能把党的纪律铭刻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外化为日常习惯。

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并非一日之功,而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经常对标党纪准绳,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坚持从日常养成严起,从小事细节做起,让约束变自觉,永葆GCD人的政治本色。

---此处隐藏51963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这一重要论断要求干部深刻把握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的内在统一关系,深刻理解只有遵规守纪才能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干部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树正气、提士气,为干部干事创业打造积极健康、良性循环的政治生态和创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党规党纪既要起到教育约束功能,又要发挥保障激励作用,既明确了底线和边界,又提供了准绳和保障,是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护身符”。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从严约束干部,激励和保护干部矢志不移为民造福,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促进干部既遵规守纪又干事创业,必须坚持挺纪在前、以严促行。一以贯之地抓好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明确了行为规范,掌握了尺度和红线,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事业行稳致远,而群众则更有安全感,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正向的引导、双向的奔赴,是对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最大的鼓励和支撑,这正是“严管就是厚爱”的意义所在。

遵规守纪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也是干部真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一项本领。遵规守纪与干事创业有机统一而非矛盾对立,干部要在把握好“纪”与“责”的关系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一方面,干部担当作为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在纪律规矩的约束和保障下勤勉工作、创造业绩,这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干部拥有创业创新创造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为了人民的福祉,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危难时刻显身手,不断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才是一个干部应有的样子。

干事创业要有一个宽严相济的环境。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的导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做到严管有尺度、容错有精度、澄清有力度、厚爱有温度,旗帜鲜明鼓励和支持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为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要看到,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差错,难免会触及利益、得罪人。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要给干事创业者以反思问题、总结经验、重振旗鼓的机会。对干部履职中的失误和错误,真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合理把握政策界限,细化容错情形、优化容错流程,推动容错纠错工作精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起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面对前进道路上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般的挑战,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一如既往地加强管理监督,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促使干部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把该挑的担子挑起来、该扛的责任扛起来,在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中彰显使命担当、创造不凡业绩。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