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体育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近期,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为我们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今天,我们通过这次专题党课,深入学习贯彻《通知》精神,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共同探讨如何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5月,总书记在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明确提出,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2024年9月,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体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健康体魄、顽强意志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此处隐藏3680字,下载后查看---
(一)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公平公正评价。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体育教师的工作业绩和专业水平。考核评价内容要涵盖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外活动组织与指导等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二)将体育教师开展课后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等计入教学工作量,体现体育教师工作价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开展课后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等工作的重要性,将这些工作计入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体育教师倾斜,充分体现体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同时,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奖励机制,对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体育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为体育教师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要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帮助体育教师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建立健全体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拓宽体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渠道,为体育教师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志们,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师德师风,加大培养力度,优化补充机制,完善评价激励,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为推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