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这指导我们学习英模、崇尚英雄、树立大义、投身伟业,继往开来。
---此处隐藏141字,下载后查看---
英模有特定的身份和指代。2021年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GCD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他们就是最重要最典型的英模。
英模的地位和价值永远不能低估。英模是创业、奉献、牺牲的先行者,是时代的风云人物,是社会发展交响的高音符,是记录、印证历史的标题和大写字。英模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为建党建军建国兴国富国强国而英勇奋斗并做出杰出贡献,是契入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历史中的先进群体。
继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继续创造新时代的文化,首先就要牢记、致敬英模,学习、广传英模。
中国GCD尤其敬重英烈、崇尚模范。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主要的基本上都走到了。”我们加强有关立法,依法保障、推进褒扬先烈、学习英模。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2011年国务院发布《烈士褒扬条例》;2014年国家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2018年国家又颁布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等。用红色人物命名行政区划,也是宣传英模、学习、纪念英模的重要形式。靖宇县、志丹县、子长县、黄骅市、开慧镇、雷锋街道等,是具有知名度的英模区划。英模的精神特质与象征意义,通过行政区划的命名与构建,实现了红色记忆的地理化、空间化与制度化,并因此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红色文化地理景观,同时也构筑了一个充满红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叙事场域。
创新英模传习机制大有作为。宣传、学习英模,传统的入地名、连环画、传记、纪念碑、故居、烈士陵园、家书家训,还有舞台剧、影视剧、动漫等艺术手段等都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传播价值和教育意义。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发挥技术优势也是需要考虑的方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现在一般不以人名做地名,尤其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但是用英模命名非区划性的地名,却有广阔的空间。比如在浙江义乌,主城区就设置了望道路、吴晗大道、雪峰大道等,纪念陈望道、吴晗和冯雪峰。道路、桥梁、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的英模命名,也被多地推行了。为革命烈士尤其是牺牲时间较早的英烈复原影像,借助AI技术,让先烈英模活化呈现。还有利用数字技术,为许多无名英雄复名正名,借助物质化纪念设施设备,多角度再现英模生活战斗牺牲故事等,都是挖掘和创新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