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当前基层D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D建Dxx年来,基层D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存在着不少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各级D委的高度重视。在笔者看来,主要还存在着“五个差距、五点矛盾”

(一)D章规定与D内组织生活的实效上还有一定差距。D章对D员、D的干部、D的基层组织都作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又落实了多少呢?譬如:D员的义务大家都尽到了没有?“三会一课”制度完全做到了吗?D内组织生活的效果又如何呢?对不合格D员,一年当中又劝退了多少?除名了多少?发展新D员上是否完全做到了“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大多数基层D组织除了上级D委要求召开的会议外,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最多在“七一”前后开展一下活动就万事大吉了。

(二)比较完备的D内法规与基层D组织的落实上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D的xx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加强基层D建工作方面,制定了不少的制度、规章,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呢?有些制度、规章,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些,但很难落实。有些虽然贯彻了,但缺乏跟踪问效,效果并不明显。比如:《关于D员保障条例》、《D内监督条例》、《关于加强D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D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基层D组织和D员中建立“三亮三比三评”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D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D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等等,基层落实得怎么样,很少有人问津。对这些规定,一般普通D员又能知道多少呢?

(三)基层D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在理论上讲,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很多人看来,把D建工作视为“软任务”,实惠不多,无利可图。这样,常常被经济工作、行政工作、业务工作所取代,还蛮有理由地说:“经济工作、行政工作、业务工作上去了,D建工作自然就上去了,所以D建工作先放一放,先把其他工作搞上去以后再说。”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琢磨起来却是很危险的。这样一来,当书记的只抓经济,不抓D建;抓D建的只抓点,不带面;当领导的只看“盆景”,不看“角落”,致使D建工作的边缘化、随意化、简单化、形式化、行政化、庸俗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

---此处隐藏4200字,下载后查看---

(六)畅通D员进出口渠道。D的作用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D员再多,不发挥作用就等于“零”。D和人民需要的不是徒有虚名的D员,而是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D员,需要的是那种时时处处走在群众前面的D员。因此,在发展D员的问题上,要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坚决防止不符合D员条件和标准的人混进D员队伍中。同时,疏通D员出口,对那些革命意志减退,不履行D员义务,长期不按时交纳D费,经组织多次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D,如劝告他退D,但坚持不退的,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他除名。对严重违反D纪的,要及时作出纪律处分,确保D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七)重视基层D建工作信息化和阵地建设。基层D建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以网络和手机为平台,开设D建内网、D建专栏和手机报等,传播各种健康有益的信息和知识,宣传D的路线方针政策和D纪法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每个农村D总支、D支部、D小组都有一个功能健全、实用管用的活动阵地,配置各种活动器材、办公设备和学习资料,并将其购置、维护、管理费用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八)完善基层D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以往的情况看,经济指标比较容易考核,而D建工作却难以量化考核。因此,要善于虚功实做,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按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D风廉政建设,分类制定务实管用、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细化标准,列出清单,进行量化考核。根据量化结果进行奖勤罚懒,实行末位问责制,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九)切实保障基层D建工作经费。在经费保障上,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以总支或支部为单位,按D员数量由财政预算安排每人每年500--2000元的D建工作经费,重点向农村、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倾斜,并加强监管,保证专款专用,严禁由上级D委截留、克扣和挪用。

(十)完善D内关怀机制并重视基层团建工作。基层的老D员、老干部为D工作了一辈子、为民服务了一辈子。各级D委政府应当关心关爱他们,实行D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救助制度,对因工因灾因病因残返贫致贫的D员给予帮扶和救助,让他们感到组织的温暖和尊重,增强其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逐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资待遇和保障水平,享受“五险一金”,解除后顾之忧,绝不能让他们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穷了一辈子、寒心了一辈子。同时,要关心和重视城市、乡村,包括“两新”组织及农民工群体中的共青团工作,健全团的组织,配好团的干部,壮大团的队伍,发挥团的作用,解决团的困难,做好团的推优工作,为D组织储备和输送德才兼备、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