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汛期临近,我县高度重视防汛备汛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扎实推进各项防汛备汛措施落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防汛组织领导,提前部署压实责任。我县于x月xx日召开汛前准备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年度防汛备汛工作。印发《关于做好xxxx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xxxx年汛前防汛防风工作大检查的通知》,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的“三位一体”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责任制,聚焦全县江河堤围、水库水电站等防洪工程及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明确行政、技术、巡查“三级责任人”及其具体职责,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开展隐患全面排查,抓实防汛物资管理。按照“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管控”要求,组织各镇(场)、县直单位开展防汛防风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重点对水利工程、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等重点环节的防汛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可能遭受自然灾害威胁的村庄和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对新增隐患点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并提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同时,强化物资装备保障,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物资储备网络,当前县级仓库储备防汛抢险物资二十大类xxxxx余件(套),包括新型应急通讯设备、大功率抽水机组、水上救援机器人等装备。向各镇下拨橡皮艇、发电机、帐篷等应急物资xxxx余件,做到物资前置部署,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三是优化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按照“平战结合、实战导向”原则,修订完善县级三防应急预案体系,新预案突出“三个转变”: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修订完善各村(居)“一页纸”应急预案,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怎样转、转到哪“五要素”,突出实用性,确保人员转移这个“重中之重”在基层落到实处。为有效提升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检验预案可操作性,我县春节前(x月xx日)召开水旱灾害、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培训和山洪灾害防御实战演练,培训覆盖县镇村三级责任人xxx人次,并模拟极端天气下监测预警、群众转移、伤员救治等全流程处置,通过“情景构建+实战推演”模式,重点强化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群众转移等实务能力。
---此处隐藏3553字,下载后查看---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距离进入新一轮汛期仅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将严格按照此次会议要求,特别是市长的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抢抓防汛准备“空窗期”,扎实补短板、排隐患,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三防责任主体。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着重压实汛期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三防工作责任。总结运用好“五级书记抓三防”工作经验,落实“三个联系”责任对接机制,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点、山洪高危险区等重点部位的责任人,确保责任无空档。动态完善转移群众工作台帐,严格落实转移人员“一对一”包保责任。全面做好演练培训,开展汛前全县三防责任人培训,提升三防责任人履职能力水平。
二是加快隐患排查整改。进一步对山洪灾害风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危房、高位山塘等风险区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非在册隐患点的排查治理,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力度,及时跟踪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统筹做好三个国债地灾治理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汛期防御效果和作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全力保障按时完成今年xxx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建房户避险搬迁任务。
三是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极端天气条件下“镇自为战”“村自为战”三防工作机制,强化极端天气条件下镇村快速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发挥防洪工程效益,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优化行政村“十个有”建设,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抢抓时间练强队伍,组织培训好轻舟抢险分队、应急救援大队,全面提高防汛队伍抢险救援能力。加大汛期安全科普知识宣传,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