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xx市xx区财政局是xx市xx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行政单位,位于城东新区政务中心二号楼6楼。该局设预算股、国库股、办公室等18个股室;辖xx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xx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xx区财政票据和信息中心、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4个事业单位。现有编制74个,实有职工64人,其中:行政编制37个、实有33人,工勤编制4个、实有4人,事业(含参公)编制33个、实有29人。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二)财政收支。xxxx年xx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53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084万元,上年结余1634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60090万元,合计439845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6238万元,调出资金56000万元,债务还本108490万元,年终结余9117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在抓牢财政收入组织方面,牢固树立xx区财政收支“一盘棋”,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基本原则,采取“强征管、建财源、抓争取、重监管”四大举措,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规模。xxxx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416万元,同比增长9.66%(其中税收收入104009万元,占比61.68%,同比增长12.87%;非税收入67407万元,占比39.32%,同比增长5.05%)。在强化债券资金争取方面,不断加强与省财政厅的沟通协调,争取政府债券到期再融资置换14.75亿元,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取得新增专项债券额度6.23亿元,推动辖区内轨道交通、成达万高铁、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部分重点项目建设。在优化支出结构方面,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xx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7亿元,全力保障“三保一优一防”“三保”支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
(三)风险防控。始终坚持把遏制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强化债务日常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汇聚合力,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xx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严控政府债务新增。坚决落实债务限额管理,严格将政府债务总量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不断完善城乡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严格实施项目甄别筛选,积极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资金平衡方案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条件,避免新增地方债务。夯实财政保障基础。压紧压实征管责任,持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快建立以税源建设为重点的收入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数据交换机制,及时开展税收清缴和结余结转财政资金清理,强化欠税追收,加大土地出让力度,不断壮大可用财政资金规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认真落实省委“三保一优”工作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保证工资、运转、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足额拨付,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债务还本付息等重点工作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三公’经费压减3%”的标准,持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实施债务动态监测。全面清理核实债务余额、还本付息日期等重要信息,分类建立债务台账,动态更新债务信息,确保各类债务数据真实可靠。充分利用债务监测管理系统,构建政府性债务监测预警机制,积极运用政府综合债务率、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债务付息支出占比等监测指标,科学监控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xxxx年,累计化解和缓释存量债务49.23亿元,其中置换和偿还政府债券本息18.9亿元,化解隐性债务3.87亿元,化解和缓释到期系统外债务26.46亿元。
(四)社会事业财政保障。支农惠农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xxxx年,各级财政安排农业资金共计980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56422万元,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7490万元,市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596万元,区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农业专项资金33512万元。疫情防控方面,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政补助政策,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资金保障专人专班机制,充分保障防疫资金,及时向疾控等部门拨付新冠肺炎防疫补助资金361.34万元,并落实集中隔离保障资金724.64万元,为1190人次的集中隔离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统筹资金2.2亿元用于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受益小区90个,涉改家庭7617户。投入资金3198万元建设垃圾发电项目,投入资金约2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其他修护自然资源项目投入资金407万元,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在“三保”方面,积极将“三保”资金足额纳入预算,建立“三保”支出拨付台账,落实“定期整理”制度,按月收集“三保”支出保障情况,精准掌握xx区“三保”支出预算安排、资金拨付、欠拨情况等。xxxx年,xx区保工资执行数99126万元,保运转执行数4987万元,保基本民生执行数95911万元,“三保”以外刚性支出26267万元。其他方面,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机制等事业的投入保障,推动民生事业稳步发展。xxxx年向教育事业安排资金95909万元;安排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资金45701万元,其中:医疗卫生资金43558万元,科学技术资金504万元,文化体育和传媒资金1639万元。
(五)乡村振兴。准确把握中省市区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方向,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坚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财政投入同比增加,真抓实干,不断健全多元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及时调整优化财政支持政策,持续强化财政乡村振兴资金保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助推“三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xxxx年xx区本级财政年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9,003万元,乡村振兴32个直接统计科目预算安排43,678.4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7.54%,比xxxx年度同期增加2294万元,比例上浮0.75个百分点。xxxx年实际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33,133万元,占xx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4%,同比上浮0.22个百分点。
(六)财政改革。在预算一体化改革方面,以《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为指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财政牵头、部门实施、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5+1+1+1”的“一条龙”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实施准备工作,为xx区整体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坚持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从紧从严控制部门项目支出预算,通过会审压减预算5.66亿元,压减率达35%。同时,不断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xxxx年完成评审预算项目375个,送审金额共计260941.73万元,审定金额共计242018.28万元,审减金额约18923.45万元,审减率7.25%。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财网络系统建设,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和安全性能,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xxxx年,通过国库进行集中支付的总笔数56074笔,合计金额1322264万余元。在推进政府采购改革方面,坚决破除非法的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透明规范的政府采购环境。xxxx年,xx区政府采购预算金额36342.05万元,政府采购成交或中标34229.49万元,节约资金2112.56万元,节资率6.17%。在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方面,全面总结资溪、宝莲两个街道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经验,出台涵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6大类28个小项的《镇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建立更加完善的镇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规范承接主体、购买程序和效果绩效评价等内容,为xx区全面、规范推进镇级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盘活闲置固定资产方面,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各镇对xx区镇村资产共计3919宗、价值7.75亿元,分别建立镇村资产总台账和闲置资产台账“两本台账”,充分考虑闲置资产的分布、构成、权属和使用状况等特点,分类制定盘活方案,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盘活闲置资产688宗、价值0.83亿元,盘活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