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残联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谋划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残联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开展党的XX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精神等学习交流25次,组织专题培训2次。二是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树牢政治意识,针对省委巡视反馈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应享未享、应退未退”问题,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召开党组会研究整改工作11次,开展基层督导13次,截至8月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并举一反三,制定《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工作流程》,形成了乡镇街道、民政、残联协同高效的动态管理机制。三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住“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建工作纳入市残联年度工作要点,党组会每季度专题研究党的建设工作,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开展“独居残疾人联系走访”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严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始终树牢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带头落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求,主动研判引导全市残疾人群体舆情。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社会救助领域违纪违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党纪学习教育“银青结对”活动等40余次。及时完成市委巡察立行立改问题3个。组织市县两级残联党员干部上门走访帮扶困难残疾人群众1500余人次。

(二)聚焦惠残主责主业,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

一是抓实抓细残疾人民生实事。1.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项目。全市困难残疾人药费补助任务数4064人,实际完成5337人,完成率131.3%;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任务数610人,实际完成923人,完成率151.32%;残疾儿童矫形器及辅具适配任务数60人,实际完成184人,完成率306.67%;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任务数1091人,实际完成1240人,完成率113.66%.2.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全市任务数400户,实际完成409户,完成率102.25%.3.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全市任务数767人,实际完成培训911人,完成率119%.4.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全市任务数385人,实际完成托养服务446人,完成率115.8%.5.残疾学生教育资助项目。全市任务数150人,实际完成275人,完成率183.3%。二是大力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我们把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作为残联工作的突破口,在总结调研“X经验”的基础上,多渠道引导企业开发合适岗位,推荐残疾人进入企业稳定就业。全市实现集中就安置残疾人企业达49家(今年新增5家),安置残疾人就业885人。发放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520名,扶持阳光大棚68个,辅助性就业机构10个。全市每个县建成一个职业培训基地。4月,省残联在我市召开全省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现场会。三是扎实开展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要求,提供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1.3万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2万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2万人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7%。联合市卫健委出台《X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救助服务工作方案》,健全早筛、早诊、早干预、早救助机制。推动发布X市卒中急救地图,着力打造“区域黄金1小时卒中救治圈”。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将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纳入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中,设立有偿服务包。围绕5项民生实事、8项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及全国助残日重要时间点等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市级主流媒体及以上报道63篇,其中省级媒体报道27篇,国家级媒体报道12篇。举办全国助残日新闻发布会,牵头开展了涉及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方面9场专题系列活动。举办“感恩奋进同心同梦”2024年X市残疾人文艺演出。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举办X市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XX市运动员X参加巴黎残奥会荣获男子F40级铅球第八名

---此处隐藏3485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残联各项工作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意见》等,推动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擦亮“党建+扶残助残”品牌,持续抓好独居残疾人走访联系工作。树牢底线思维,主动防范化解残疾人工作领域意识形态、舆情舆论、安全管理、信访矛盾等风险,积极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确保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

二是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线残疾人民生建设,持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动态监测,落实稳定帮扶措施。配合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落实重度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提升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组织开展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年度评估。实现康复服务精准化,继续推广辅具共享服务,探索高质量高层次辅具共享试点。推进辅助器具产业建设和残疾人服务医养康结合。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托养服务项目,落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受教育情况核查和入学安置工作,组织开展“两节”慰问困难残疾人群众工作。

三是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围绕提升稳定就业水平,强化基础数据管理,实施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双百”工程,开展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市级助残就业联盟,推动求职和招聘信息互联互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围绕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推动农村残疾人家庭稳定增收,探索残疾人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增收渠道。围绕融入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大局,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互联互通方面,与XX、X等X地区形成互认机制,推动高质量、深层次融入。

四是营造平等融合共享的扶残助残社会氛围。组建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典型事迹宣讲团,激励残疾人自立自强,大力开展新时代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助残。加强残疾人落实检察公益诉讼与残疾人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和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选拔参加X省X届残疾人文艺汇演,输送备战2025年第十二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精心组织好“全国助残日”等重大节点活动。

五是提升残联组织履职能力本领。持续推进残联改革创新,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对已经明确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强化调度落实。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加强资金支出使用监督管理。指导各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申报登记社会组织,推动工作规范化、阵地化、项目化。通过探视走访、调查研究、基本状况调查等,深入了解残疾人生存状况与发展需求,掌握基本底数,做好数据比对和数据分析,推动服务与需求有效衔接,以精准数据驱动服务提质增效。主动服务中心大局,在“双包”共建、文明创建、信访稳定、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展现残联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