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在重温“五·三”重要讲话中学习习总书记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习总书记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与精髓要义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17年5月3日,总书记来到法大,每一位法大人都为总书记的到访感到无比自豪,而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被每一位法大人所铭记。要学习好总书记的这次重要讲话并以此为指导,必须准确把握好这篇讲话所表达的重要精神,尤其是要将其与总书记法治思想的学习相结合,在重温“五·三”重要讲话中学习总书记法治思想,深刻把握总书记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与精髓要义,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为此,本文从“五·三”讲话的时间、背景入手,对内容进行分析,并分享对内容的理解。

一、总书记“五·三”讲话的背景

据求是网整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过的国内高校一共有18所,按到访时间排序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7月17日)、中南大学(2013年11月4日)、北京大学(2014年5月4日、2018年5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9月9日)、澳门大学横琴校区(2014年12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2016年4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暨南大学(2018年10月24日)、南开大学(2019年1月17日)、内蒙古大学(2019年7月16日)、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1月20日)、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2020年3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4月22日)、湖南大学(2020年9月17日)、闽江学院(2021年3月25日)、清华大学(2021年4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2022年4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4月25日)。

从求是网的整理来看,本文认为总书记考察国内的高校一般有如下缘由:

第一,表达对青年一代和教育工作的重视。总书记考察任何一所高校时都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关心、期望和要求。总书记习惯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高校,其中两次到北京大学考察,一次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另外一次是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这两次考察时的讲话都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和高等教育工作的关心,而2014年在北京大学的讲话更是收录进了《总书记谈治国理政》一书,这是目前已出版的四卷该系列书籍中收录的唯一一篇总书记考察高校时发表的讲话。

第二,作为地方考察调研的一部分,总书记考察澳门大学、湖南大学、闽江学院的行程都可以认为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安排,因为考察这些高校的安排都是在调研当地的行程之中。这种安排既能更全面地了解地方形势和工作,也能更好地了解接触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总书记在考察福州时选择了他曾经担任过名誉校长的闽江学院。

---此处隐藏5012字,下载后查看---

第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总书记考察高校时都会提到的,他论及教育工作时都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其依据在于青年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青年的社会阅历少,思想活跃,向往新事物,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就会误入歧途。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是每个高校都要切实担负起的职责。

将这些内容系统地结合起来看,总书记来到法大考察,是法大人的努力和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总书记将法治人才培养、法治建设推向新高度的殷切期待,我们要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高度来理解“五·三”讲话的分量。

三、总结与感想

目前已出版的四卷《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系列书籍体现了我们党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三十周年活动上的讲话基本沿用十八大报告的提法,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到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成立,2021年11月全国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总书记法治思想,以及十年来宪法宣誓制度诞生、监察委设立、《民法典》颁布等,都体现出中国法治实践和理论的不断进步,这背后亦有千万法大人的奉献。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应当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教导,正确对待个人和国家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顺境和逆境,把握好发展大势和各种现象背后的规律,要永远跟党走,始终与时代和人民同向,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