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两会聚焦民生保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举措,为民政部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以专题党课的形式,深入学习2025年两会精神,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探讨如何更好地践行两会精神,加强民生保障工作。
一、两会民生保障相关精神传达
(一)社会救助政策要点。两会强调,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常态化救助帮扶。在保障好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基础上,出台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按照中央统一要求,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完善政策措施,探索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模式。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运用“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等方式,确保困难群众有困难及时被发现、需要救助的及时得到救助帮扶。这一系列政策要点体现了社会救助从单一物质救助向多元综合救助转变,从事后救助向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救助全过程覆盖转变,旨在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安全网,让困难群众得到更精准、更及时的救助。
(二)养老服务政策要点。两会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机制。这些政策要点聚焦养老服务的难点和痛点,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此处隐藏4941字,下载后查看---
(一)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党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和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进居民自治,完善居民自治制度,拓宽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提高居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社区民主协商,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和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居民进行协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建立社区事务公开制度,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功能。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推进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建立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网上查询,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根据居民的需求,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服务。发展社区商业服务,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三)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加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建立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加强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预防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区特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普宣传等,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志们,2025年两会为民政部门的民生保障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