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履职清单。给每名科级干部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指标,制定出履职清单。履职清单紧紧围绕“x﹢x﹢x”目标来制定,“x”即承担的本职工作任务;“x”即在县级或乡镇(街道)层面在安全稳定、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方面需要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x”即若干项创新工作任务。履职清单由县考核办统一会审汇总,并赋分量化,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反馈回各乡镇(街道办)、县直单位,形成每名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清单”。
二是定期亮相实绩。对各单位所有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清单”,由县委组织部统一通过各单位公示栏、电视台专栏等渠道进行公示亮相,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科级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向所在单位主要领导报告责任清单完成情况,遇重要情况、重大问题以及在职权范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分管县级领导,进一步协调解决。县考核办主动跟进了解科级干部的责任清单落实情况,对各单位主要领导报送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汇总研判。
三是科学合理考核。县委组织部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对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清单”的完成进度、存在问题、下一步整改措施,实行每月调度;每季度末通过集中督查,系统了解掌握各单位目标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形成分析研判报告,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单位;年底由县考核办组建考核组,对本年度各单位领导班子、在职科级干部履职担当情况进行了解核验、量化赋分、评定考核等次,形成定责、督责、述责、考责、问责“五位一体”的责任链条,有效促进工作落实。
二、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此处隐藏1716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年轻干部要加强思想淬炼。着眼工作需要依据年轻干部特点,制定专门性培训方案,组织年轻干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筑牢思想之基。针对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问题、紧迫问题及时学深入学。通过集体学习方式,交流碰撞、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思想素质。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意识,年轻干部要和所在支部党员一起,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锤炼党性修养。
三是年轻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第一,年轻干部要勇于担担子,各级党组织更要敢于加担子,根据工作需要把年轻干部放到攻坚克难第一线、放到处置急难险重问题最前沿,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调查研究、应急处突、抓落实等能力。第二,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要直面一线问题,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第三,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依旧艰巨,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就是要在“硬骨头”上“动刀子”。
四是年轻干部要加强专业训练。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年轻干部专业素质培养,创造条件发挥年轻干部专业特长,促进其专业水平在工作中同步成长。第二,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特别是通过跨领域交流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要用专业素质、复合能力提升作为衡量标准。第三,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考虑岗位的专业需要和干部的专业背景,做到人岗相宜,切实发挥年轻干部专长,提高相关岗位的工作成效。。
(三)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关爱
一是政治上关怀干部。注重从评选表彰、提拔任用、职级待遇等方面完善关怀政策。认真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干部年休假制度等,探索完善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保障机制。二是生活上关心干部。加强对干部的人文关怀、情感关怀,对生活上有困难的干部,及时给予适当帮助,及时和干部交心谈心,帮助干部疏通思想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保证干部身心健康,更好投身工作。三是工作上激励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基本原则,明晰容错纠错机制的具体内容以及政策界限,制定容错纠错规范程序,在制度和规矩范围内鼓励干部大胆地闯、大胆地干,摒弃“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的错误心理,让干部“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