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作出重要决定,2025年全国两会结束后至7月期间,在全党范围内集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关键之举,也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布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推动此次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深入剖析中央八项规定的政治内涵与深远历史意义
(一)作风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是制度创新成效显著。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厉行勤俭节约这八个维度,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这些规定紧密围绕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为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引。例如,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时,要切实了解真实情况,多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多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且在出行过程中要做到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人员,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调研,确保调研工作能够真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二是实践成果丰硕。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从2013年到2024年的数据变化趋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查处此类问题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最初阶段,查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对违规行为展开全面清查的坚定决心和高效执行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查处数量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整治工作从未松懈,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威慑力。例如,在一些地区,通过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行动,对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成功查处了一大批具有典型警示意义的案例,有力地遏制了不良风气的蔓延。
---此处隐藏6837字,下载后查看---
(二)监督执纪“四维”创新模式
一是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建立大数据监督平台,整合财政、税务、审计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监督。通过对公务消费发票、资金流向等数据的比对分析,及时发现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线索。大数据监督平台能够自动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大大提高了监督的效率和精准度,为监督执纪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是交叉互查工作机制。开展交叉互查工作机制,由不同地区或部门的纪检监察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其他地区或部门进行检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本地或本部门监督检查中可能存在的人情干扰,提高检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例如,在某省开展的交叉互查工作中,各地市纪检监察人员相互交叉检查,发现了一批以往难以发现的问题,有效推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
三是群众“随手拍”监督系统。建立群众“随手拍”监督系统,鼓励群众对身边的违规行为进行拍照举报。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或AAA公众号等平台,将拍摄的违规照片、视频上传,并详细说明情况。相关部门对群众举报的线索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并向举报人反馈结果。例如,某县通过“随手拍”监督系统,收到群众举报的一起违规公款吃问题线索,经核实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四是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在企业、市场等场所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收集企业和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的意见和建议。监测点工作人员定期与企业负责人、商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同志们,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中国,靠的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让我们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锤炼“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更加充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