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们共同回顾了2024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足迹,表彰了先进典型,各区镇、部门单位的交流发言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全市上下"七虎竞X、十强逐江海"的昂扬斗志。这次会议既是收官战的成绩单,更是新征程的动员令。下面,我围绕"勇挑大梁再出发、敢为善为谱新篇"主题,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回望来时路,以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一)坚持"产业强市、创新立市、枢纽兴市"三轮驱动,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推动经济运行实现"高开稳走全年进"。产业强市方面,六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8万亿元,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20%,充分彰显产业链集群发展优势;创新立市方面,X带集聚科创企业超5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印证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枢纽兴市方面,X新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2条,通州湾新出海口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更加完善,凸显交通枢纽对城市能级的提升效应。
(二)实施"改革破题、开放破局、项目破冰"三大行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形成36项制度成果,"一件事一次办"覆盖98%高频事项,体现"放管服"改革深化成效;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额突破2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8%,展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活力;重大项目攻坚成效显著,新签约百亿级项目18个,省重大项目开工率保持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印证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此处隐藏2366字,下载后查看---
(一)实施"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三大工程,打造动能转换强引擎。产业转型方面,实施"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打造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个千亿级集群,建立"一企一策"培育方案,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科技创新方面,建设沿江科创带"一核四区多园",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推行"创新积分制"与财政奖补挂钩,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数字赋能方面,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推动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超65%,开展"数字领航"企业评选,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二)推进"改革攻坚、开放升级、环境优化"三大行动,构建改革开放强磁场。改革攻坚方面,推进"一业一证""证照分离"全覆盖,建立"拿地即开工"常态化机制,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开放升级方面,争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举办跨国公司高层对话会,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实施"外贸提质"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环境优化方面,打造"万事好通"2.0版,力争进入全国城市20强,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践行"增收共富、服务提质、治理创新"三大路径,绘就共同富裕实景图。增收共富方面,实施"技能X"行动,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10万名,支持农民创业项目200个,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强化人才支撑;服务提质方面,推进"教育强市"工程,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15分钟文化圈",开展"民生实事票决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治理创新方面,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培育"援法议事"品牌,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构建"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同志们,新征程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赶考姿态"再奋进,用高质量发展实效检验初心使命,以勇挑大梁的担当书写X答卷,共同谱写"强富美高"新X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