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信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紧紧围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我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办法,涵盖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各个环节,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这些制度的出台,为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管理范围逐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从一般公共预算逐步延伸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了四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覆盖。同时,绩效管理的对象也从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支出,基本做到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
---此处隐藏4281字,下载后查看---
4.提高评价质量,增强评价公信力:加强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规范评价流程和方法,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库和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强对评价人员的培训,提高评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5.强化结果应用,提高资金效益: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项目调整、政策完善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项目和部门,在预算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项目和部门,减少预算安排或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预算单位的绩效意识和责任意识。
6.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财政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各预算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做好本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同志们,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我省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